第四百九十六章 構架(2 / 2)

封侯 高月 1239 字 2023-04-19

這份報告寫得很圓滑,看似各種抨擊,卻不涉及要害,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卻是經略河湟,開疆辟土。

雖然司馬青一個字沒有改動,但他們還是高度仿造了一份報告,這樣就保證以後仿制報告的前後一致性,這就是陳慶贊賞司馬青的原因,考慮的很周詳。

看完報告,陳慶終於松了口氣,暫時可以把監軍之事放到一邊了........

這段時間,陳慶一直在考慮改革節度府構架一事,現在各曹設置簡單,只是熙河軍的軍務構架,而不是熙河路的政務構架,他是節度使,同時兼管政務。

所以他必須設立一個比較全面的節度府官衙,首先要設立兩名主官,一人主管軍務,官職為司馬,一人主管政務,官職為長史,這兩人相當於宰相和樞密使,另外還要設一名判官,實施監督職權。

在宋朝的官職體系中,長史和司馬都是低官,才八品,但低官掌大權才是宋朝的特點。

軍隊設五曹參軍,軍、法、倉、鎧、田,再設情報署,主管斥候、卧底和內衛,政務設六司,對應朝廷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這些都是陳慶的個人想法,不過他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才匱乏,准確說,是他信得過的人才匱乏,州學那邊倒是有一批人,可他們能讓自己信任嗎?

陳慶負手來回踱步,這時,朱遂在門口稟報,「節度使,蔣知州來了!」

「請他進來!」

現在陳慶唯一能定下來的兩個人,就是張曉主管軍務,蔣彥先主管政務,其他人選都要和他們商議。

片刻,蔣彥先快步走進來,躬身施禮道:「參見節度使!」

「知州請坐!」

蔣彥先坐下,陳慶把自己草擬的構架大綱遞給他,「你先看看,有什么想法?」

蔣彥先看了看大綱,驚訝道:「節度使要正式成立官衙了嗎?」

陳慶點點頭,「現在管轄的州縣多了,以前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必須要擴大,現在監軍也到位,基本上他已經被我收買,不會反對我的設置,關鍵是我的設置也是合情合理,符合朝廷規定,我擔心遲遲不設立,朝廷就會替我任命官員,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所以現在是設立節度府的最佳時機。」

「節度使說得有道理,遲遲不拿去朝廷備案,很可能朝廷會派官員過來。」

蔣彥先仔細看了看框架,眉頭略略一皺,「節度使為何不設立三司?」

「設立三司是不是和六司爭權?」

「非也!」

蔣彥先搖搖頭道:「設立三司其實是分流,不讓一司的權力過於龐大,比如戶部司,它的權力主要是人口、稅賦和財權支配,但礦監、冶煉、常平、鹽鐵、田宅、轉運、貿易、倉儲這些大量的具體事務都交給戶部司,戶部司就過於膨脹了,所以朝廷設三司的出發點,就是管理這些涉及財富的具體事務,我建議節度使也對口設立三司,或者叫做計司也行,下屬各案,管理這些具體事務。」

陳慶欣然點點頭,「有道理,可以考慮!」

蔣彥先又道:「讓卑職出任節度府長史是不是有點不妥?恐怕吏部那邊會有說法。」

「其實無妨,知州改個名字,換一份履歷,監軍那邊也會睜一眼閉一只眼。」

蔣彥先嘆口氣道:「改個名不是不可以,就怕資歷就不夠了。」

陳慶微微一笑,「你的履歷就只有一項,我的首席幕僚,你不為長史誰為長史,再說張曉更沒有資歷,他一樣出任司馬,我堂堂的節度使,連個八品官的推薦權都沒有?只是讓你做小小的八品官,委屈你了。」

蔣彥先心中感動,躬身道:「感謝節度使信任,卑職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節度使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