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民(下)(2 / 2)

封侯 高月 1137 字 2023-04-19

為安置這些難民,西軍拿出了百萬石糧食,數萬頂大帳,出動了數百名官員和上千學生參與管理難民,還有一萬軍隊負責維持秩序。

幾十萬人混居在一起,衛生條件很差,陳慶尤其擔心爆發疫病,特別修建了幾百座茅廁,用了大量生石灰消毒,還配備了幾百名醫師,挖了幾百口井水。

張妙管理得井井有條,除了前幾天夜里的sāo亂外,其他都沒有發生刑事案件,當然,小偷小摸是免不了,兩家人為爭奪資源吵架也很常見。

火災也要嚴防,所有難民的引火之物都被沒收,做飯燒水也是士兵來點火,都是燒爐子,每家一個,還有十幾塊煤餅。

陳慶在張妙的陪同下,在數百騎兵護衛下巡視大營的情況,這時,他來一座官方大營,卻意外地遇到了晁清。

晁清是第一批援助商州的官員,他和同僚一起,協助數十萬百姓從商州遷徙到鄭縣,此時正是午休時間,他獨自一人坐在大帳內寫著什么,寫得十分專注,絲毫沒有注意到一行人走進大帳。

直到張妙咳嗽一聲,晁清才驚覺抬起頭。

「啊!郡王來了。」嚇得晁清連忙起身。

陳慶微微笑問道:「午飯吃過了嗎?」

「剛才簡單吃了一個饅頭。」

陳慶點點頭,看了一眼桌子又問道:「在寫什么?」

「這個.....」

晁清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卑職有些思路。」

「什么思路?」

「就是.....安置百姓的思路。」

陳慶拉過一張椅子,示意晁清也坐下,親兵們給張妙也搬過一張椅子。

陳慶笑眯眯道:「我們閑聊幾句,你給我說說,你的思路是什么?」

晁清點點頭,「那卑職就從關中說起。」

「你說1

晁清整理一下思路道:「上次會議紀要中說,要在關中安置五十萬人,理由是紹興五年和宣和五年人口對比,關中人口少了七十余萬,但卑職從上次清理田產的報告中就知道,關中種田的農民其實已經不缺了,缺失的是城里的人口,准確說是手工業者缺乏,以前很有名的咸陽的紙,臨潼的瓷,高陵的大醬,醴泉的酒,現在都沒有了,或者說已經不出名了,還有軍器監,以前西軍的軍器監,工匠帶家屬就有二十余萬人口,現在才六萬人口,還有京兆城,宣和五年的京兆城有五十萬人口,現在只有三十萬,少了整整二十萬,酒樓、茶館、書肆、客棧等等,連從前的一半都不到。」

「所以你的思路就是往城里安排人口?」

晁清點點頭,「卑職的思路就是趁這個機會,擴增京兆人口,可以再修建一道外城牆,這樣京兆城就擴大了。」

陳慶沉吟不語,張妙知道陳慶的心思,他還是想遷都到汴梁,張妙勸道:「晁參軍說得有道理,京兆是我們的根基,我們有必要把它建牢固,打扎實,說不定幾十年後,我們還會遷回京兆。」

陳慶點點頭,對晁清道:「你先把建議書寫出來,提交給蔣參軍,蔣參軍覺得可行,再進行內政堂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