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科舉(2 / 2)

封侯 高月 1228 字 2023-04-19

說到海外貿易,陳慶倒想起一件事,他問晁清道:「這幾天有鄭都統的來信嗎?」

晁清連忙道」「前天有一封信,放在郡王的桌上。」

「奇怪了,那我怎么沒有看見?」

晁清想了想道:「有可能被壓在昨天那疊牒文下面。」

「那我去看看。」

陳慶快步回到自己官房,果然在一疊文書下面找到了鄭平寫給自己的信,自己居然沒有看到。

他連忙打開信,果然是他期待的消息,需要的百艘萬石海船已經抵達江陵城。

陳慶立刻提筆寫了一封回信,告訴他,自己將在十天後出發。

...........

三天後,川陝第二次科舉考試正式開始,考試在去年建成的考試院進行,考試院建在城外,占地足有千畝,最多可同時容納十萬名士子一起考試,堪稱天下最大的考試院,由於占地太大,在內部通行都要乘坐馬車。

整個考場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區,每個考生必須先到自己所在區排隊進考場,這次有四萬兩千名考生,所以開啟了五個區。

晁昆的考號是丙區,光是丙區就有一萬人排隊,排成十個隊,搜身可以入內,然後再找到自己的考區,里面有二十排,每排有五百多間號屋,然後再尋找自己號屋。

規模太龐大了,事實上,京城參見科舉並沒有這么多考生,比如唐朝,六百多個州,每個州也就推薦二十余人,每次科舉也就一萬余人,然後進士刻錄取十幾人,然後明經科、明算科再錄取若干人等等。

陳慶是為了讓讀書人對京兆有向心力,所以各州不限名額,結果導致只要通過州試,就可以來京兆參加科舉,來回盤纏路費以及在京兆食宿都有補貼。

士子們花不了多少錢,當然願意來低價旅行一趟,就算考不上科舉,也能交朋友、長見識,還能撈點紀念品回家,每個士子考試時發一張羊皮,考完試可以帶走,一張羊皮要值好幾貫錢。

正所謂,高高興興來科舉,開開心心把家歸。

晁昆的考號是丙考場第八區一八二號,是一間只有三個平方的小房間,里面是一個磚台,可以躺下睡覺,坐起身,將一塊木板擱放在門口兩邊的磚嵌上,這就是桌子了,簾子必須拉起來,外面的巡邏士兵和考官可以隨時監控。

房間很不隔音,隔壁悉悉索索的聲音聽得清清楚楚,但這些都不重要了,第一聲考試鍾已經敲響,考試院開始關閉大門,士子們都在忙碌地檢查考試用品,筆墨紙硯都有,蠟燭、水杯、牛皮紙袋、被褥等生活用品也有,從現在開始,他們將要在號房內呆上兩夜三天。

有人說牛皮紙袋做什么?其實是用來放卷子,考完後把幾門考試的試卷都放在牛皮紙袋里,然後把牛皮紙袋封好,這樣就能防止卷子散亂遺失。

「冬!冬!冬!」

第二lún鍾聲敲響,考官開始發第一科的試卷,第一科是貼經,題目就印刷在試卷上,一共三題,晁昆急忙看第一題,

「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

然後中間是大段空白,底部結束是:「凡爾眾,其惟致告:自今至於後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罰及爾身,弗可悔。」

晁昆點點頭,這是《尚書》中的《盤庚上》一文,不難,小學堂的最後一年就必須會背誦。

第二題是《孟子》,第三題是《詩經》,都不難,晁昆心中穩了,他開始提筆在考卷上認真寫上了自己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