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談判(下)(2 / 2)

封侯 高月 1357 字 2023-04-19

朱勝非聽到商稅,立刻緊張起來,萬一泉州實施低商稅,豈不是把所有商隊都吸引過去了,他連忙道:「官署可以答應,但商稅問題要商榷。」

周寬不想在商稅問題上和他糾纏,郡王取泉州,用意並不在商稅上。

「這樣吧!就按照去年泉州商稅的總額,每年分一半商稅給朝廷,一個固定數額,比如去年泉州商稅是一萬貫,那以後每年分給朝廷五千貫,當然,一萬貫只是隨便舉例,具體多少,你們應該有數額。」

「好!我回去一並稟報天子,不知王爵怎么說?」

朱勝非也很緊張,第一條最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郡王上面是國王,和春秋分封的諸侯國是一個意思,名稱都一樣,只不過唐宋都不是實封,而是虛封。

可就算這樣,也會有很qiáng的象征意義,比如封陳慶為秦王,那么陳慶就會以秦國王自居,百姓也認可,就會形成事實上的割據獨立。

親王只有皇帝的兒子才能得封,大宋從沒有封異姓為親王的先例,所以天子趙構堅決不肯答應封陳慶秦王或者其他中原王,最多封域外王,比如涼王、夏王之類,他的潛意思就是,你陳慶想去河西走廊或者西夏故地建國,朝廷也無所謂。

周寬道:「如果天子堅決不肯封秦王,那我們郡王可以退一步,但有條件,那就是必須允許《京報》在臨安發行,不准再打壓。」

朱勝非連忙道:「報紙我可以稟報天子,我覺得問題不大,不知郡王退一步的意思是.......」

「郡王說,鳳翔古稱雍,我們可以接受雍王,到此為止,我們不可能再讓步了,否則先帝的退位詔書,天子也別想了。」

「好吧!我去稟報天子。」

........

除了秦檜請假不在,其他幾位相公都在等著呢!

關於四川路的分權,趙構沉思良久,最終答應了,把通判的任命權交給陳慶,如果陳慶什么都不給他,他也沒有辦法。

泉州的條件,趙構也一口答應,泉州的商稅其實並不多,能拿到一半,他也不虧。

講來講去,關鍵還是第一條,趙構問李光道:「李相公的認為能接受嗎?」

李光緩緩道:「我們可以要求退位詔書在《京報》刊登,不光臨安的《京報》,也包括京兆的《京報》,其實一份報紙問題不大,我們也可以辦一份報紙,和它競爭嘛!我們是地主,難道還比不過《京報》?

所以卑職認為,《京報》這個條件可以答應,至於雍王,那是秦末章邯封號,而且雍和庸同音,並不吉利,卑職覺得可以接受。」

「徐相公的意見呢?」趙構目光又轉向徐先圖。

徐先圖微微笑道:「關於《京報》,我和李相公的想法一樣,不用堵它,我們也辦報競爭便可,再說退位詔書刊登在《京報》上,然後我們又宣布《京報》不合法,那豈不是授人把柄?」

「可以!」

趙構果斷道:「《京報》就這么決定了,准許它在臨安發行,我們辦報和他競爭,關鍵是雍王,徐相公覺得妥當嗎?」

徐先圖笑道:「陳慶肯定不願接受涼王了,也難怪,涼王有西戎之嫌,略帶蠻夷的意思,雍王的格局要比秦王小,不是一級王,甚至還不是越王、吳王這種二級王,對唐朝有點特殊意義,但對我們大宋沒有。」

徐先圖說的特殊意義是指唐朝都城在長安,所以雍王有特殊意義,唐德宗李適在封太子之前,就先封雍王。

宋朝的都城不在關中,雍王自然就沒有意義了。

這時,朱勝非也道:「陛下,《詩經》有有雲,振鷺於飛,於彼西雍,雍者,邊塞也,其實和西涼的意義也差不多,都有一點西部邊塞,或者西戎的意思,微臣認為其實無妨。」

朱勝非在忽悠天子趙構呢,雍國可不是西戎國,是周文王第十二子雍伯的封國,就是今天的河內府,不折不扣的中原王國。

關鍵是朱勝非很害怕最後雙方談不成,陳慶一怒之下走了,朱勝非很清楚退位詔書對於天子的重要性,如果拿不到退位詔書,天子肯定會把所有重大責任都推在自己頭上,自己真的就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朱勝非又補充道:「如果明天雙方簽署協議,那么後天《京報》就會正式刊登先帝的退位詔書,陛下也就能拿到手。」

想到皇兄的退位詔書,趙構忽然覺得其實就算封陳慶為秦王也不算什么,這天下,還能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皇位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