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棉貴(2 / 2)

封侯 高月 1146 字 2023-04-19

陳慶回到官房,立刻派人去把李庄農找來,李庄農原本出任田宅礦山署署令,張曉被tiáo去河南路出任安撫大使,政務左司都監便由蔣彥先兼任。

能力出眾的李庄農被提拔為政務左司的前院司馬。

政務左司主要負責農業、畜牧業、采礦業、冶煉鑄造、手工業和商業,還有運輸、倉庫等等,事務十分繁瑣,所以又設了三個司馬協助管理,分別叫做前院、中院和後院,其中前院司馬主管農業和畜牧業。

李庄農快步走進官房,躬身行禮,「卑職參見殿下!」

「李司馬剛從奉天縣回來?」

「正是,卑職帶畜牧署的官員前往奉天縣考察他們的農牧合作社,准備在各地推廣。」

陳慶去奉天視察只是一種態度,具體實施還是由李庄農和畜牧署的手下去完成。

陳慶笑道:「他們有沒有重新制定規矩,圈養和散養分開。」

「回稟殿下,已經分開了,散養最多三百頭,每天只准放牧一次,但圈養沒有上限,據說有一家一下子買了五百只羊羔回來圈養。」

陳慶點點頭,「你們的意見呢?」

「畜牧署的官員認為,圈養太多容易生病,所以追加一條面積規定,多大面積的圈養多少只羊,想多養羊可以,但面積必須要大。」

「有道理,不愧是專業畜牧,考慮得比我周全,你們決定吧!」

停一下,陳慶又道:「找你過來,主要是想問一問涼州那邊今年草棉種植情況如何?」

「卑職聽說今年草棉的種植情況不是很理想,但報告還沒有拿到,具體出了什么問題卑職也不知道,但卑職已經派人趕赴涼州了,可能報告會晚一點過來。」

「你不知道原因,我卻知道了,他們選錯了種子,種成了短絨棉,還高價賣給了店鋪。」

李庄農愕然,「殿下怎么知道?」

「你去聚暖閣看看就知道了,涼州的棉花都在那里,李司馬,我擔心不是選錯,我擔心他們被利益驅使,故意種成短絨棉,然後高價賣給店鋪,比他們賣給織造工坊賺錢,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李庄農點點頭,「卑職明白了,卑職會換管事,嚴禁他們擅自出售,必須全部運到京兆,把他們的脫棉籽機也一並運回來,在京兆處理脫籽,今年所得利益,卑職都會追回來。」

陳慶沉吟一下道:「我有兩個想法,第一,要大量收購木綿,琉球大島和福建路產的木綿數量極大,要充分利用起來,然後逐步取消麻田,把麻田轉為良田。第二,要用棉布逐漸替代細麻布,主要是數量,數量上去了,價格就下來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cào之過急,但你們要有計劃。」

「卑職明白!」

陳慶笑了笑道:「我想在府中種幾畝玉蜀黍,煩請李司馬給我找一些上好品質的種子。」

「卑職記住了!」

======

【玉蜀黍就是玉米,按照歐美的定義,它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後傳出來。

但事實上中國早就有了,元李東垣《食物本草·谷部》卷五:「玉蜀黍:一名玉高粱,種出西土。其苗葉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以。苗高出三四尺,六七月開花出穗,如秕麥狀。苗腋別出一包,如棕魚形,包上出白須垂垂。久則包拆子出,顆顆攢簇。子亦大如粽子黃白sè,可炸炒食之。」

可見在哥倫布出生之前一百年的元朝,中國就有玉米。

另外,在漢景帝陽陵中就發現了玉米和花生,參看1990年陝西考古報告,《考古發現斷定中國是玉米、花生的原產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