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訴苦(2 / 2)

封侯 高月 1295 字 2023-04-19

........

隊伍一路向南行軍,朝行暮宿,五天後,隊伍過了劍門關,進入四川路,率先抵達劍州,但隊伍沒有停留,又走了兩天,隊伍終於抵達了成都府。

四川路行台尚書長史呂青山、兵馬使鄭平、知府鄭愛農等軍政高官出城來迎接陳慶到來。

陳慶和眾人寒暄幾句,隨即進入城內,下榻貴賓館,陳慶先接見了呂青山,呂青山帶有內政堂參事頭銜,實際上就是內政堂外派長駐四川路,是四川各州府和內政堂之間的一座橋梁。

呂青山不愧是朝廷相國出身,這幾年把四川路治理得井井有條,內政堂的參事們都對他贊譽有加。

「現在四川路最大的問題就是稅賦有些偏重,民間頗有怨氣,尤其河南路免稅十年的消息傳來,讓很多官員都有意見。」

「長史給他們解釋了嗎?為什么要免稅十年。」

陳慶淡淡道:「相信長史應該很清楚河南路的情況。」

呂青山連忙道:「我當然給他們說過了,河南路百姓飽受摧殘,昔日的帝都腹地變得千瘡百孔,免稅十年是為了修養生息。」

陳慶搖搖頭,「實際情況比你所說要嚴重十倍,三年前河南路東部大旱,又遭遇蝗災,五個州的秋糧顆粒無收,但稅賦卻不能少,賣兒賣女還是小事,人間最悲慘的易子而食都出現了,偽齊就是因為這次災禍垮台。」

「卑職明白殿下的意思,卑職也不想和河南路相比,只是相對於各地,四川路的的稅賦確實稍高了一些,卑職說的是事實。」

陳慶明白了,呂青山就是想借自己巡視的機會,給四川路減稅。

這時,周寬在一旁笑道:「我之前長期駐扎四川路采購糧食,後來又主管財稅好幾年,我來說兩句吧!」

陳慶點點頭,「周參事請說!」

周寬不緊不慢道:「四川路的稅賦主要是四塊,鹽酒稅、田稅、戶稅和商稅,其他就沒有了,田稅主要是交糧食,二十稅一,每年收到的稅糧可以支撐我們十萬軍隊,戶稅是每戶每年兩千四百文,折合為每月兩百文,商稅是貨值的五厘稅,這里面鹽稅是大頭,占了稅收七成,其次是商稅、然後戶稅、最後是田稅,如果要降低戶稅和田稅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在鹽稅和酒稅上稍做tiáo整,比如每斤鹽漲價五文錢,那總稅賦還是不便,但百姓卻感覺到降稅了。」

陳慶對呂青山笑道:「呂長史就按照周參事的意見定一個方案吧!只要政事堂能通過,我沒有意見。」

這時,周寬又道:「殿下,其實還有一個可行方案!」

「什么方案?」

周寬微微笑道:「就是鼓勵巴蜀各地養豬,然後軍隊加大采購,農民就能通過副業增收,田稅的壓力就輕了,但田稅不用減,多減戶稅,效果一樣好。」

呂青山連忙解釋道:「養豬倒是好辦法,只是沒有這么多糧食喂豬。」

「可以想辦法嘛!」

陳慶笑道:「比如你們現在種什么油料?」

「主要種芝麻!」

「可以改種黃豆,黃豆榨油後剩下的豆粕就是最好的豬飼料,和米糠、麥麩混在一起當飼料,還可以種玉蜀黍,用來養豬也不錯,甚至河谷兩邊大量種植牛舌菜,不光豬喜歡吃,jī鴨鵝都喜歡,北方種紫花苜蓿和野豌豆,四川路就種牛舌菜,種得漫山遍野都是,養豬飼料不就解決了。」

呂青山點點頭,「殿下的建議很有啟發,卑職一定集思廣益,尋找一個有效的辦法來推廣。」

陳慶擺擺手,「現在不說稅賦問題了,我想知道,目前有多少荊湖南路的官員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