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宣戰(2 / 2)

封侯 高月 1159 字 2023-04-19

一名騎兵疾奔而出,向城門奔去,距離城門約兩百五十步,士兵舉起巨大的神臂弩,一箭射出,箭上還帶著一封信。

信射上城頭,有士兵拾到,奔去交給了主將張宗顏,張宗顏年約四十歲,他是張俊的宗親,雖然是一個祖先,但隔得比較遠。

張宗顏最早是跟隨宗澤抗金,後來才跟隨張俊,一晃十幾年,他也積功升為都統制,作戰經驗豐富,考慮問題周全,對張俊也比較忠心,也正是這個緣故,張俊沒有讓脾氣bào躁的兄弟張保守壽春,而讓張保守合肥,讓張宗顏守壽春城。

張宗顏接過士兵遞來的信,只見上面寫著大宋天閣上將軍、川陝宣撫使、西軍都元帥、雍王陳慶致張顏宗將軍。

他打開信,信中內容很簡單,西軍將今晚破城,陳慶不願傷害無辜,給他們一個投降機會,『吾以雍王名義保證,將軍若率軍投降,城內軍民一人不殺,西軍秋毫無犯,但若不知大勢,妄圖抗據,一旦城破,巷戰爆發,刀劍無眼,城中軍民只得自求多福,既使投降也是以戰俘待之,絕無臨陣舉義的待遇。』

張宗顏心情十分復雜,他知道城中住的幾乎都是將士家卷,甚至主公的妻子老母也在城內,一旦城破,十萬西軍殺入,城內爆發巷戰,對平民百姓將是一場浩劫,主公的妻兒老母也不能幸免。

可就這樣投降嗎?七萬大軍一箭不發,就這樣舉旗投降,主公可是把壽春城托付給自己,自己卻因為陳慶一封信而投降,二十年的基業毀於一旦,讓他怎么向主公交代?

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張宗顏心中著實矛盾,他索性將十幾名將領都找來商議,不料將領們卻一致反對投降,七萬大軍擁有堅固高城,有三萬桶火油,上百架大型投石機,有幾年的糧食,還擋不住十萬大軍的進攻?傳出去都會讓人笑話。

手下將領全部反對投降,張宗顏也沒有辦法,他當即下令全軍戰備,用火油澆滿城門下,壽春城是五年前新建,堅固異常,並不畏懼西軍的鐵火雷炸城,唯一的弱點就是城門,城門是木制,擋不住大型鐵火雷爆炸。

壽春城一共有四座城門,其中南北城是瓮城,西軍攻打南北城門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是東西城門,張宗顏心中清楚,陳慶一定派人詳細探查過壽春城。

時間過去了一個時辰,超過了陳慶規定的投降時間,壽春城沒有任何動靜,這就意味著,對方不接受投降,頑抗到底。

陳慶隨即下令士兵原地休息,同時扎下一座中軍大帳,大帳內擺放了一座很大的木制城池模型,正是壽春城。

陳慶拿著木桿對眾將道:「情報司在兩年前就在壽春城內建立了情報點,兩年間收集了大量情報,城牆是五年前新建,用雙城磚砌成,我們的鐵火雷做過試驗,就算是鐵牛也炸不塌這種雙層磚城牆,我們的機會就是四座城門,其中南北城門有瓮城,東西城門,但這並不重要,我考慮東西南三座城門爆炸,哪座城門被炸塌,就從哪里攻進去,北城門留給敵軍逃走。

所以我要分為四軍,東西南三座城門各部署一軍,每軍配三顆鐵火雷和一根攻城槌,攻城槌是備用,你們不僅要炸塌城牆,還要炸塌吊橋,南城門甚至還有內城,我負責西城門,高定將軍負責南城門,李慕清將軍負責東城門,呼延雷將軍則率三萬騎兵埋伏在北城門外一里處,等敵軍逃出後再截殺,一更時分同時發動攻勢。」

「遵令!」

陳慶又緩緩對眾人道:「一旦攻城後就會爆發巷戰,除女人、老人和孩子外,其余男子非我即敵,不得有半點憐憫,為了減少傷亡,可以接受投降,但必須要脫去盔甲,扔掉兵器,依然拿著兵器者,格殺無論!」

眾將一起答應,「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