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九十四章 丹灞(2 / 2)

封侯 高月 1016 字 2023-04-19

「還有第三段?」陳慶有點驚訝,他給呂緯說的就是到終南山南麓截止,也就是第二階段就完成,剩下的就是關中水道擴展。

「第三段是灞水擴寬嗎?」陳慶追問道。

張元朗微微笑道:「回稟殿下,灞水拓寬只是第三階段的一部分,卑職考慮的第三階段就是修建丹灞水道,把丹水和灞水連接起來。」

周寬驚訝道:「這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能成功嗎?」

陳慶笑而不語,他也覺得難度太大了,丹水和灞水其實相隔只有十幾里,但中間相隔一座山梁,把水提上山梁,再流下去,難以想象。

「先說說灞水拓寬,可行嗎?」

「當然可行,只是需要走彎路,盡量取平使水勢平緩,卑職去年就考察過,大概需要挖掘水道五十里左右,耗時一年完成。」

「五十里,這可不是小工程啊!」

「殿下,歷朝歷代修建水運都極為耗費錢糧,但還是會義無反顧去做,實在是因為利益重大,隋朝雖然因挖掘大運河而亡國,但利在千秋,卑職挖掘水道不僅是水運,而且良田guàn溉也有極大好處。」

陳慶點點頭,「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再說說丹灞水道!」

張元朗行一禮,不慌不忙道:「唐朝建都關中時,就考慮連接丹水和灞水了,唐太宗考慮走褒斜道,連接褒水和渭河,但褒水河谷太急,沒有成功,唐高宗開始考慮丹灞水道,直到唐中宗時,才由襄州刺史崔湜組織數萬民夫挖山開鑿,民夫死了一半才開鑿成功,可剛成功不久便遇到山洪爆發,把辛辛苦苦開鑿的丹灞水道沖毀了,徹底失敗,後來則天皇帝遷都去洛陽,開元天寶年間,裴耀卿和韋堅先後治理三門峽和關中漕渠,終唐一朝,丹灞水道就再也沒有人提起。」

陳慶點點頭笑道:「雖然唐朝治理失敗,可張監令卻信心滿滿,這是為何?」

「殿下,卑職的信心來自於我們開山炸石的利器!」

「你是說鐵火雷?」陳慶笑道。

「正是,有了它,卑職就能在丹水和灞水之間的山梁上炸開一條通道,而且唐朝打下的根基還在,那條通道只是被泥土和亂石堵塞了,不是整體的大山岩,卑職借助鐵火雷的威力,只需要一萬民夫和半年時間,就能重新疏通狹道,卑職還會繼續完善加固,使它不再被洪水沖毀,爭取兩年後,從襄陽到長安之間能通行一千石的貨船。」

陳慶欣然道:「如果你能在三年後實現襄陽到長安之間通航,我會賜你為商洛郡公之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