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登基(2 / 2)

封侯 高月 1163 字 2023-04-19

陳慶微微笑道:「官船肯定會有的,但普通百姓的交通往來就不用朝廷cào心了,自然有商人會抓住商機,不光是襄陽,大一點的縣城都會有船只和京城往來,但官府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導,比如建造好碼頭,大力發展造船業等等,這就等於是種下了梧桐樹,自然會引來鳳凰。」

周寬點點頭,「微臣明白了,確實多慮!」

這時,陳慶又對旁邊的張浚道:「前幾天張尚書和我談到限制土地問題,認為土地限制太大,不利於江南各大世家對朝廷的認可,現在張尚書相通這個節點了嗎?」

張浚欠身道:「微臣已經想通了一點,但還沒有完全悟透,

請陛下點醒!」

陳慶見眾相國都在傾聽,索性把聲音放大一點。

「現在我們的各項政策,基本上都是延續宋朝,宋朝在鼓勵商業,發展商品產業這方面做得非常好,牙人們很活躍,這就是商業興盛的一個表現。

我們要做的,就是完善,該抓的要抓嚴,像鹽鐵酒的專賣必須嚴格到底,還有礦山開采,也要用官府主導,其他該放的就要放松,能交給商人去做的,朝廷就不要多管,比如取消沿途盤查,取消夜閉城門,京城和關中都做得不錯了,但別的地方不行,必須要跟上.......」

船艙內都開始討論起來,十分熱鬧,這時,陳慶又對張浚道:「前幾天朕接見了一名刑部的官員,叫做沉江南,張尚書應該知道吧!」

張浚點點頭,「他是沉家的嫡長孫,現任刑部員外郎。」

「對!就是他,朕其實就只是想問一問沉家的情況,他告訴朕,沉家購買了三百多艘船只,組建了三支貨運船隊,又在余杭府和平江府購買了十幾座倉庫,還准備再買百艘客船,還要買土地建造三座絲綢紡織工坊,朕就問他,沉家哪里來這么大的本錢?

他告訴朕,因為限田後,沉家只能擁有二十頃土地,他們只能把一百多頃土地都賣了,沉家將全力轉為交通運輸業和紡織業,以後還准備開辦綿紡工場,沉家已經派人去琉球縣買土地建倉庫了。」

張浚沉吟片刻道:「微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抑制土地兼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鼓勵發展工商業,對吧!」

「一點沒錯,其實商機很多,各行各業都可以做大,不像唐朝,對商業和商人都很歧視,豪門權貴只能去兼並土地,最後導致安史之亂和黃巢造反,作為朝廷,既然鼓勵工商業,那就不能歧視商人,這一點宋朝做得很好,值得我們繼承,沉家就是江南世家的一個典型,轉身很快,說明江南世家很務實,不需要我們擔心!」

張浚點點頭,「陛下說得對,微臣是考慮得太多。」

陳慶笑道:「朕知道張尚書是擔心北方的規矩不適合於江南,從而造成江南的離心,但有一點朕相信哪里的人都一樣,那就是逐利,相信江南世家也不會例外,獲利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什么政治、宗教、文化、婚姻、戰爭等等,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朕讓江南世家賺大錢,不要整天盯著一畝半分地,他們一定會理解的。」

.........

丹霸水道落成後,都水監令張元朗被陳慶賜爵郡公,同時升任工部侍郎,以表彰他的功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元朗隨即在東城外拓寬廣運潭,並在廣運潭修建一個規模巨大的船港、碼頭和倉庫,把它打造成天下最大的水運樞紐。

使廣運潭同時成為黃河水系和長江水系的交匯點。

而這時,遠在海外的雍南縣也發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