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輪槳(2 / 2)

封侯 高月 1290 字 2023-04-19

陳慶遠遠便看見了玻璃房,玻璃暖房還在,盛夏的時候會搭建一個大棚子遮擋,防止太陽bào曬碎裂,現在已經過了盛夏,大棚子已經拆除。

太學一共由五個學院組成,兵器院、農院、工院、商院和算院,其中算院比較雜,有數學、地理測量、河道治理、天文歷法等等專業。

整個太學已經有學生三千人了,比五年前增加了十倍,大家都意識到了太學的好處,進了太學,這輩子基本上就不用為衣食發愁了,各種待遇都相當豐厚,有本事還能當官,就像農院博士楊度,他培植土豆成功,現在不僅是農院主事,同時還出任司農寺丞。

陳慶抵達農學院,農學博士楊度迎了上來,「微臣參見陛下!」

陳慶笑眯眯道:「今天又有南洋送來的新物種要辛苦楊博士了!」

楊度一陣驚喜道:「微臣求之不得!」

眾人來到玻璃房前,陳慶讓侍衛把箱子拿上來打開,侍衛打開箱子,楊度蹲下來細看了片刻。

「陛下,這也是和土豆差不多的。」

陳慶微微笑道:「這也叫紅薯,但和蘇東坡詩中的紅薯不是一回事。」

楊度點點頭,「卑職明白,蘇軾詩中的『紅薯與紫芽』,指的是山葯和紫芋。」

「現在季節不對,可以種植嗎?」

「外面不行,但玻璃房中可以,只要保證溫度和水濕,它就能發芽。」

「這種紅薯產量比土豆還大,很容易種植,而且口感甘甜,老少皆宜,有了它,百姓吃不飽飯就會成為歷史。」

「卑職今天就開始種植!」

........

陳慶隨即又來到了工院,工院的主事博士便是嚴闊,重力鍾就是他造出來,現在雍朝大一點的城內都有一座重力鍾,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時間觀念。

陳慶來到工院研制所,問道:「蒸氣機完善得如何了?」

蒸氣機去年秋天就研制成功了,但太過於龐大,有幾層樓那么高,而且密封性不太好,陳慶要求他們繼續完善。

嚴闊點點頭,「差不多了,比原來的縮小一半,密封性也大大改善,最晚兩個月,快則一個月,第一台完善後的蒸汽機就能造出來。」

「你們第一台蒸汽機是准備用在船上嗎?」

嚴闊愕然,「陛下怎么知道?」

「有人說你們在廣運潭試驗銅制的lún槳,這玩意兒人力可蹬不動,我想只有蒸汽機來帶動了。」

嚴闊點點頭,「蒸汽機是通過前後的活塞拉扯,產生前後推拉力量,然後通過連桿可以使橫軸轉動,我們首先就想到了車船,用蒸汽機替代人力踩踏完全可行,而且使用銅制lún槳就能解決了木制lún槳容易被磨損的弊端。」

「帶我去看看lún槳的實物!」

蒸氣機還在建造中,他暫時不看,但銅制lún槳已經完成,他更感興趣。

「回稟陛下,目前船只就停泊廣運潭內!」

「那就去廣運潭!」

........

廣運潭位於霸上,是霸水的一部分,唐朝天寶年間開鑿,水面廣闊,頗有一種波光浩渺的感覺。

從前年開始,工部侍郎呂緯便著手擴大廣運潭,說是擴大,其實清理唐朝以來的淤塞,恢復中唐的水域罷了。

但今年又開始擴大,這卻是為了打造天下最大的水運碼頭。

陳慶在碼頭最南面看到了這艘安裝了銅制lún槳的三千石試驗貨船,很巧,再過兩天這艘試驗貨船就要出發去汴梁了。

當年,楊幺在洞庭湖使用的車船,只能是初代車船,一種外掛式車船,簡單粗糙,效率比較低。

現在的車船已經是第三代了,叫做一體式車船,什么叫一體式,就是船只在最初的設計建造時就考慮到lún槳的位置了,兩側船身是凹進去,凹進去的位置正好裝了兩部lún槳,又裝了兩個外殼。

陳慶登上了這艘三千石的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