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2)

外面大雪雖停,可是天sè已晚,不過寧王府畢竟是小貝的家,而今王府出了那么大的事兒,就算胡嬌想留小貝住一晚再走,可是想想還是覺得時機不會,只能多派了幾個人用馬車送他回去。

武小貝回到寧王府的時候,府門口的下人見到他,立刻便迎了上來:「這大雪地里小郡王去了哪里?王妃好幾次派了人來瞧小郡王回來沒。」

他隨手賞了府門口報信的小廝,便帶著永喜往自己的院子里走。就算要去見寧王妃,還是要回房去換件衣服。

才進了自己的院子,便見院子里燈籠高掛,門口站著一排丫環婆子,竟然是寧王妃院里侍候的人。瞧這架勢,莫非是寧王妃來了?

自武小貝搬到前院之後,寧王妃一次也沒到過他的院子。院子里站著的嬤嬤見到他便迎了上來,小心提點了他一句:「娘娘在房里等著大郎呢,已經等了快一個時辰了!」這是防著這少年一會萬一犯起倔來,在氣頭上與王妃擰著干,氣著了王妃就不好了。她們這些身邊侍候的人也落不了好。

小貝進去之後,向寧王妃行禮:「見過母妃。大冷的天,母妃若是想見兒,兒親自過去了,何需勞動母妃前來?萬一凍著了母妃,卻是兒子的不是了!」

寧王妃冷哼一聲,「我倒是想叫你過去,可惜叫了幾次都不見人!府里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你倒有心情去外面逛,真正是王爺與我的好兒子!」她說到後來,字字咬牙,全然不復平日和善。

這一個下午,她哭完了又安頓好了兒子,等周側妃帶著宏哥兒走了之後便讓人召武小貝前來。聽說前來傳旨的官員竟然是御史台的許大人,心中就一沉,哪知道左等右等喚不來武小貝,心中便起了怒氣,還想著寧王才下了天牢,武小貝就不聽話了。

丫環婆子向她說過,道是武小貝出府去了,可惜寧王妃就是不肯信,只當下面人搪塞她,便頂風冒雪帶著丫環婆子親自跑到武小貝院子來里捉人。

哪知道進了院子才發現他果然不在,心中怒氣更甚。

府里出了這樣大事,他不但不到後院瞧一眼嫡母yòu弟,竟然自顧著出府去了。眼里還有她這個嫡母沒有?就算是出府也應該前去請示她一下吧?

平日裝的多么恭順,遇到大事就露了餡。

寧王妃狠狠掐著自己的手心,qiáng迫自己清醒一點,可是越掐怒氣越甚,又因為熱茶換了一杯又一杯,始終不見武小貝的身影,她連晚飯都沒吃還沒等到這小子。一想到他在外面吃飽喝足,而自己卻在這里干熬著,就恨的不行,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夾槍帶bàng。

其實她是真錯怪了武小貝。

平日武小貝出府起先也找她請示,不過寧王妃不將他的事放在心上,時間久了武小貝出府也只是派人去寧王妃身邊的嬤嬤處報備一聲。有時候嬤嬤瞧著寧王妃情緒好就會說一聲,逢著寧王妃情緒不好,連提都不肯提。

今日武小貝驟逢大事,失了方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胡嬌,他自己神思恍惚之下哪里還記得要向寧王妃報備,連馬車都不知道叫的,只深一腳淺一腳一路走到了許府去,永喜勸了幾次見他神sè茫然,也不敢深勸,只能護著他別在路上撞了人或者被過往的馬車給撞了。

寧王府與許府又隔的遠,這一主一仆一路走過去就不早了,誰還記得要跟寧王妃報備?

但她這話說的狠了些,武小貝便立刻跪下請罪:「兒子只是出門去打探消息,母妃息怒!」

寧王妃緩緩起身,走到了他身邊,十三歲的少年跪下來也不矮了,身姿挺的筆直,目光無懼,毫不知錯,寧王妃瞧著肚里怒氣翻滾,語聲卻越發的淡了:「你是說你去了許府打聽消息?」

武小貝點點頭,還未再說許清嘉夫婦的寬慰之言,只道寧王過幾日大約就能出來,寧王妃便抬起手來,狠狠一巴掌掄在了武小貝的臉上,少年白皙的臉上立刻便腫出了一個巴掌印。

「你父王還沒死呢,你就迫不及待的跑到許家去了,吃力扒外的東西!是不是打量著你父王殺了人,落不著好了,就沒人管得了你了?!我還沒死呢?!」

武小貝就算是挨了打,其實也沒有與寧王妃起爭斗的意思,但千不該萬不該,她不該提寧王殺人!寧王在他心里就是頂天立地的英雄,這話簡直犯了少年人的大忌,他猛然起身,狠狠將寧王妃推了一掌,寧王妃毫無防備,竟然一pì股坐在了地上,小小少年帶著駭人的氣勢直bī到她臉上去,bào喝一聲:「你再說!你再說一句我父王殺了人?!再說一句試試看!」

在這個從來在她面前恭順的庶子的bào怒之下,寧王妃被他的氣勢所嚇,竟然朝後挪了一下,又省起這簡直是在助長武小貝的氣焰,立刻大喊:「來人,將這逆子給我綁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就算小貝與寧王妃不會因為利益而起爭端,也終會在別的地方起爭端。

大家晚安,明天繼續。好像找到感覺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