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帝皇(十三)豎反旗,發檄文,誅叛逆(1 / 2)

</br>十五年前離開皇宮不知去向的二爺刑玦,突然回宮,欺凌太後,以致太後不堪受辱自盡。刑玦被捉拿入獄之後,鎮西將軍之子彭明將其救出。皇上震怒,一面為太後籌備後事,一面發下通緝令,搜捕越獄的刑玦。

鎮西將軍府早已人去樓空,數百下人被遣散,一大家子在刑天眼皮底下蒸發。

手掌西陲重兵的彭越駐守在邊關,拒聽聖旨,斬殺使者,竟是明目張膽地反了!

一時間,舉國惶惶。

五日之後,刑玦豎起反旗,發布檄文,揭開塵封多年的往事,歷數刑天當年趁他帶兵南下謀害先皇、纂改遺詔的逆行,如今又逼死太後,並引他入宮,要將他滅口。文中痛斥刑天弒父殺母,殘害手足,踏上血染的皇位之後,又暴虐無道、驕奢淫逸,以致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刑玦以剿殺叛逆之名,征兵買馬,召集英豪,軍前立誓,必將殺入京城,推翻刑天這亂臣賊子的暴虐統治。

彭越率西北二十萬精兵接迎刑玦,又威逼利誘,拉攏西北各城守將,不到半個月,麾下兵力擴充至三十萬,西北廣闊的疆域,盡在刑玦掌控。

在先皇的兒子里,刑玦因備受先皇信賴與寵愛,當年出入朝堂均以儲君身份,參與政事、親自帶兵,不到十七歲,便屢立戰功,赫赫聲名,普天皆知。在朝中,受他提攜恩惠的臣子不在少數,多位重臣更是早已將他視為君主,又敬又愛。

比起多疑反復、手段殘酷的刑天,刑玦雖然同樣殺伐果決,但公私分明、就事論事,進諫規勸大多都能聽進去,更不會動輒殺人,這令做臣子的輕松很多。

風聲鶴唳的京城之中,此刻心思動搖的臣子,竟有不少。但他們絕大多數,還是抱著謹慎的態度。畢竟刑天掌權多年,百姓大多已忘卻刑玦,此時突然發動起義,勝負還是未知數。

因此對彭越傳來的規勸信,大多數人並未回應。

此時的靖陽關一片肅殺之氣,彭明在軍中處理各路來信,彭越卻是剛剛踏出營帳。他腳步匆匆,面有憂色。

刑玦傷勢很重,必須靜養。

除了親手寫下那篇檄文之外,他沒有參與其他任何事。當然,現在那篇檄文已經傳遍了中原,無數人驚詫於當年皇宮中駭人的隱秘,將信將疑之時,不少人來信詢問,更主要的是確認領頭人到底是不是刑玦。

這些事,刑玦都讓彭越處理。

他此刻正與許亦涵並肩躺在床上,手中握著一塊白玉雕龍佩。上綴玉珠,下方是青絲穗子,玉佩觸手溫涼,卻並未精心雕刻。龍只有大致粗糙的輪廓,尾端稍稍修飾,看起來並無什么特別。

彭越跪在他身前,捧出這塊玉佩的時候,刑玦瞳孔一縮,在剛剛經歷這一切、受過太多太大的刺激以至於對周圍的事甚至失去知覺的此時,心中竟又涌起一道暖流。

父皇……

見玉佩,如見先皇。

這玉佩既然到了彭越手中,刑玦也明白,這是先皇為他留的後路了。

當初,刑天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屢次陷害刑玦,引起先皇的不滿。太後即當初的吳貴妃對此憂心忡忡,懇求刑玦為刑天求情。刑玦在先皇面前流露出對儲君之爭的厭倦,自請領兵南下,開疆拓土,也有避開刑天的意思。當時他和先皇的想法差不多,待他歸來,戰功加身,再立太子,必定民心歸附,刑天自然也會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