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平南】(1)(1 / 2)

穆桂英平南 zzsss1 2530 字 2020-07-24

作者:zzsss12019年3月22日字數:100341、廣南西路之亂金鑾殿上鴉雀無聲,群臣都默默地低著頭,不敢說話。丹陛之上的宋仁宗,端坐在龍椅上,滿臉怒容。在他面前的龍案上,攤著一份剛剛從廣南西路傳過來的塘報。塘報是征南大元帥余靖寫的,報稱儂智高叛軍已經西折,二度攻陷邕州。

宋軍各路人馬接連戰敗,損失慘重,請求朝廷再發援軍。

宋仁宗連做夢也想不到,一個區區的僮族土司,居然能掀起這么大的風浪。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席卷了整個廣南西路和廣南東路,兵鋒直bī湖廣。曾一度圍困了廣南重鎮廣州。朝廷先後派遣孫沔、余靖等大將南下平亂,不料師久無功,反而白白折了許多人馬。

時值皇佑四年深秋,大臣們卻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這股寒意來自於皇帝的威懾,也來自於對敵人的恐懼。儂智高是一個怎樣的啊?竟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連克重鎮,屢敗名將,兵鋒之盛,竟遠邁西夏鐵騎。

出乎群臣預料的是,宋仁宗的怒火並沒有發泄出來,而是嘆了口氣,道:「若早知如此,當時接受儂智高內附,便也罷了。」原來,儂智高早先為廣源州豪族,附於越南李朝。後因越南窮征極斂,儂智高之父儂存福忍無可忍,起兵對抗。不料被越南李太宗出兵征討,擒殺儂存福。儂存福之妻阿儂帶著其子儂智高幾經周折,脫離虎口,返回廣源州東山再起。原先,儂智高欲歸附大宋而對抗南越,不料仁宗不納,儂智高走投無路,便起兵反宋。

廣南東西兩道被儂智高一呼百應,群起而應之。幾月之內連克數十州縣,並一度圍困廣州。宋廷多次派兵南下,卻連折名將。不僅如此,儂智高還僭號稱帝,在邕州建「大南國」,與大宋分庭抗禮。宋仁宗寢食難安,此時坐在龍椅之上,更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本道是,當了天子,便可萬事無憂,卻偏偏生在亂世,北有遼國虎視眈眈,西有西夏屢犯邊境。如今西南又起戰禍,難道祖宗立下的基業,都要毀在他一個人的手上了嗎?

宋仁宗還是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環視群臣,道:「可有良將,能替朕出征廣西?」

東西文武兩列大臣,皆你瞅我,我瞧你,誰也不敢應聲。

宋仁宗見無人應答,便又問了一遍。但文武大臣卻好似耳聾一般,依舊無人吱聲。

宋仁宗不由怒上心頭,罵道:「一群廢物!平日里領皇糧,拿俸祿,而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際,卻無人出頭!」

這時,從文班里走出一人。只見他身高七尺,六十來歲的年紀,劍眉虎目,不怒自威。此人不是他人,正是百官之首,天官寇准。寇准奏曰:「啟稟萬歲。

微臣保舉一人,定能一舉盪平西南,永消陛下心頭之患。」

「哦?寇卿所薦何人?」宋仁宗緊蹙的眉頭稍緩,問道。

「而今放眼四海,唯有征西大元帥狄青一人,可擔此重任。」寇准答道。

宋仁宗一聽,連連搖頭,道:「不可!狄青領隴上jīng騎鎮守西夏。如調他南征,環慶一線虛矣。西夏國便可趁虛而入,屆時戰禍大矣。」

寇准沒有再答話。萬歲說得不無道理,西夏也是一股強敵,不可小覷。如果真調狄青南征,恐怕社稷將有傾覆之危。

這時,文班中又走出一人。此人身高八尺,面如鍋底,頭戴官帽,身披絳袍,留三綹長須,額頭上明月高懸。此人道:「微臣包拯,舉薦一人,可擔征南大任。」

宋仁宗把目光移向包拯,問道:「包愛卿所舉何人?」

包拯道:「天波府楊家可掛征南帥印!」

宋仁宗依舊搖頭道:「不可!不可!自從三年前楊宗保在西夏陣亡之後,楊家已無名將。如今府里只剩下一群老弱寡婦,宗保之子楊文廣又尚且年yòu,跟隨狄青鎮西。無人可掛帥印!」

包拯道:「回萬歲!不知皇上可曾記得當年大破天門陣的渾天侯穆桂英否?」

宋仁宗點點頭道:「朕當然記得。當年若不是她作戰神勇,連破南天一百單八陣,如今又豈有朕之江山在?」

包拯道:「陛下所言不差。不如讓渾天侯掛征南帥印,定能旗開得勝,班師凱旋。」

宋仁宗憂慮道:「只怕渾天侯有了年事,不復當年之神勇也!」

包拯接道:「陛下!渾天侯穆桂英如今四十有二,正值壯年,又豈有上了年事之說?想三年前,楊宗保戰死沙場,若不是穆侯帶著十二寡婦西征,直bī興慶府,使得西夏不得不遞了降書順表,又豈有今日之太平天下?由此可見,穆侯之神勇,不減當年!」倌紡裙:伍妖玖叄伍伍伍柒玖一旁寇准也接話道:「陛下,如有穆桂英掛帥南征,當遠勝狄青數倍!請陛下降旨,封穆侯為征南大元帥。」

宋仁宗一聽二人所言,甚是在理。原本他思考著,如真的沒有南征的人選,便只能調狄青由隴上直下西南了。現在有了穆桂英掛帥,便無需冒險征調狄青。

更何況,當年狄青只是楊宗保夫婦的一員部將而已,論能力,論條件,正如寇准所言,穆桂英比狄青更為合適。他思索了片刻,道:「既如此,便依兩位愛卿所言,封穆桂英為征南大元帥。只是,何人當為先鋒?」

寇准道:「微臣近日接到范老夫子的來信,信中稱楊文廣之文韜武略,不輸其父,當為可塑之才。陛下可調楊文廣為征南之先鋒。一來,當使楊文廣之才得到施展,為國效忠;二來,楊文廣尚且年yòu,在其母親麾下,可更得歷練。」

宋仁宗道:「如有楊家母子征南,定能分朕之憂,解朕之愁。如征南之師凱旋,當記兩位愛卿一大功!」

當即由尚書院草擬了一道詔書,由寇准、包拯二人舉著,直奔天波府宣讀。

此時,穆桂英正憑欄倚靠,望著遠方的天空出神。自從她十七歲嫁入楊府以來,整整二十五年,基本上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她和丈夫楊宗保的日子,也是聚少離多。有的時候剛見面,就又要忙著各自出征了。即使兩人在同一軍營之中,也是忙著商討破敵之計,根本沒有閑情逸致來好好地過一段二人生活。如今,楊宗保已經埋骨黃沙,永遠也見不到面了。這一切,仿佛都是一場夢。她常常會這樣想。

而她的人生,確實也猶如夢幻一般,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締造的神話,是無數男人窮極一生也無法企及的。抗遼,西征,無數異族勇士都在她的腳下簌簌發抖,魂飛魄散。似乎,她從未嘗試過失敗的滋味。但是命運卻讓她壯年喪夫,這像是老天強取的回報……正當穆桂英沉浸在悲傷之中時,天波府里的點將鼓卻響了起來。雖然楊家已經漸漸遠離了戰事,但是每日早晚兩次的點將還是不能免掉的。鼓聲很急促,打破了波瀾不驚的楊府。

穆桂英馬上抖擻jīng神,披掛整齊,帶著丫鬟楊排風一起,趕到前廳接受點將。

待二人到了前廳之後,卻見大廳中間已經擺好了香案。案後立著兩位威風凜凜的大人。穆桂英認得這兩個人,正是龍圖閣大學士包拯和天官寇准。看這陣勢,必定降下了皇上的旨意,由兩位大人前來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