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靈武郭帥(2 / 2)

藏國 高月 1232 字 2023-05-19

郭子儀上下打量一下李鄴。肅然問道:「前兩天率領十幾名士兵保衛安樂縣民眾的斥候李隊正是參軍嗎?」

李鄴點點頭,「正是在下!」

郭子儀動容,連忙向李鄴躬身行禮道:「郭子儀感謝小將軍全力護佑朔方百姓,小將軍救命之恩,朔方軍民都會銘記於心!」

李鄴回禮淡淡道:「這是大唐軍人應盡之責,郭使君不必這么客氣。」

郭子儀嘆息一聲道:「李參軍有所不知,安樂縣是軍人家眷安置縣,至少三千士兵的家人在安樂縣,我聽說小阿布思率軍去了安樂縣,簡直心急如焚,但又被阿布思主力盯住,不敢輕舉妄動,我一直提心吊膽,唯恐傳來屠城的消息,沒法向將士交代啊!」

郭子儀後來得到消息,一名叫李鄴的斥候隊正率領十幾名手下和小阿布思軍隊作戰,射殺了小阿布思,後來在撤退時,又被那格斯率軍追擊,還是這位李隊正帶領數萬百姓躲進峽谷,一次次打退那格斯軍隊的進攻,那格斯最後不得不撤退,數萬百姓安然無恙。

郭子儀就想好好感謝一下這位救命恩人,沒想到就在眼前。

李鄴擺擺手道:「光憑卑職和十幾名手下守不住安樂縣,也抵擋不住同羅士兵如狼似虎一般進攻,關鍵還是安樂縣軍民奮起抵抗,包括魏縣令的全力協助,還有民團士兵的英勇抗擊,楊檻和數十名士兵為國捐軀,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而絕不是卑職一個人的功勞!」

郭子儀見對方毫不居功,心中感動道,「李參軍能這樣評價他們,足見高義!」

這時,一名士兵疾奔而來,抱拳稟報道:「啟稟郭使君,三萬同羅大軍已經出兵南下!」

郭子儀點點頭,鳴沙縣失火,對方不得不提前出兵了。

他當即喝令道:「傳令全軍,准備出發!」

李鄴催馬來到渾瑊身邊笑道:「渾兄,我們一起作戰!」

渾瑊大笑道:「能和李賢弟並肩作戰,是我渾瑊的榮幸也!」

........

天漸漸亮了,在鳴沙縣南部約二十里的曠野里,兩支大軍漸漸接近了。

唐軍有五萬五千人部署成飛燕大陣,燕首三萬步兵為全軍主力,而左右翼各有一萬人,

三萬步兵主將是獨孤烈,右翼軍主將是兵馬使仆固懷恩,左翼軍主將兵馬使渾釋之,渾釋之正是渾瑊的父親,南征北戰,勇冠三軍。

另外還有五千軍為燕尾,由朔方軍兵馬副使張惟岳統領。

獨孤烈是關隴貴族獨孤世家的重要人物,現任龍武軍右將軍,他父親獨孤惟曾任萬騎營大將軍、兵部尚書,現在改任太師,在家頤養天年。

這次三萬關中軍出征朔方,天子李隆基欽點獨孤烈為三萬軍的統軍主將,負責帶兵。

獨孤烈曾是王忠嗣的部將,在隴右、河西從軍多年,也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之所以把中軍安排為三萬人,是仆固懷恩和渾釋之的建議,他們很了解同羅軍的戰術,總是集中兵力進攻中軍,利用騎兵優勢沖垮對方。

兩支大軍相距約三里,停止了前進,獨孤烈喝令道:「弩軍上前准備!戰車隨後。」

一萬重弩士兵上前布陣,他們用的重弩是五石大黃弩,需要兩個人躺在地上一起用腳蹬上弦,弩箭長四尺,箭桿用棗木制成,十分沉重,箭頭呈流線型,有三面血槽。

這就是著名的重弩重箭,從秦漢以來便是對付游牧民族的大殺器,著名的秦弩大陣,就是這種重箭。

重弩重箭主要是用來對付戰馬,游牧民族作戰,當遇到箭陣時,士兵都會躲到戰馬身下,箭矢射不到士兵,而普通箭矢又射不倒戰馬,但重箭不一樣,戰馬擋不住重箭一擊。

在重弩士兵身後是兩千輛大車,大車整齊排列,排成了三排,用來阻擋騎兵的qiáng大沖擊,這是隋朝軍隊對付突厥騎兵的辦法,唐軍也繼承下來。

中軍其他兩萬步兵也列成長矛大陣,每人手執兩丈長的長矛,用集體的力量來阻擋敵軍騎兵的沖擊。

「嗚——」

同羅騎兵的號角聲吹響,低沉的號聲在原野里回盪,阿布思戰劍一揮,三萬同羅騎兵發動了,鋪天蓋地的騎兵儼如海cháo一般向唐軍大陣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