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抵達龜茲(2 / 2)

藏國 高月 1179 字 7个月前

說來話長。

十天後,隊伍抵達了蒲類海,蒲類海就是羅布泊,唐朝的羅布泊水量充足,赤河和且末河注入其中,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淡水海洋,水面上,各種水鳥在翱翔鳴叫,岸邊分布著大片胡楊林和蘆葦,有了水,一切都變成生機勃勃。

蒲類有一座戍堡和驛站,駐扎著百名士兵,驛站則是送信的換乘點,相當於一座郵局。

另外,戍堡和驛站旁邊還有一座小鎮,約有百余戶人家,幾乎家家開店,客棧、酒館、妓館和邸店,就這四樣,邸店是什么?就是補充給養的地方,提供水、干糧、草料和葯物。

在蒲類海小鎮休整了兩天,隊伍又一次出發了,但這一次要好一點,隊伍沿著赤河北岸而行,赤河就是塔里木河,但它屬於季節河,在秋冬時水量很少,春夏時水量充足,補充蒲類海的水流。

和唐軍隊伍同行有兩支粟特商隊,他們實際上是害怕沿途馬匪,才專門和唐軍同行,他們也給唐軍士兵提供不少便利,主要是葯物,他們長年在絲綢之路上跋涉,有一些治療旅途病的葯物,很神奇,可以說一貼見效。

這兩支粟特商隊都很龐大,一支來自康國,一支來自小史國,其中小史國的商隊跟著三十幾名回國的胡姬,她們都是十幾歲就來大唐謀生,賣酒十年,賺了一筆錢,每個人都二十多歲了,又留不下來,這個時候只能返回故國嫁人。

有這些很解風情的胡姬存在,給枯燥的旅途增添了不少色彩和生機。

這些胡姬每天都跑到唐軍中來說說笑笑,就連躲避沙塵暴也和唐軍士兵在一起,時間久了,自然會迸發出了某種情感的火化。

連李鄴都看出來了,這三十幾名胡姬很有心機,她們其實就是來唐軍士兵中尋找歸宿,而且似乎都找到了,估計這一趟旅途下來,她們都不會回國了。

「李將軍,就成全她們吧!」

和李鄴說話的是小史國商隊的領隊,叫史萊特林,這個名字讓李鄴想起了前世的伏地魔。

史萊特林年約五十歲,從二十歲就開始走絲綢之路,走了整整三十年,滿臉深刻的皺紋里藏滿了歲月的睿智。

「她們回去後命運都不會太好,在唐朝賺的錢要全部交給父母,父母要給她們的兄弟娶妻,然後她們像牲口一樣等著男人來挑選為妻子,運氣好的,父母會給一點點嫁妝,運氣不好則什么都沒有,嫁過去後命運就很悲慘了,甚至還有些丈夫再把她們賣給波斯人,哎!說起來都是淚。」

李鄴點點頭笑道:「我不干涉,只要他們是兩廂情願,到了龜茲後,我會幫他們臨時安個家。」

李鄴忽然想起了那個拿走他初吻的安律,也不知道她在安國過得怎么樣?

歷經一個半月的長途跋涉,李鄴終於抵達了龜茲城,龜茲城是安西四鎮中最大的一個軍鎮,也是安西節度府所在地。

安西軍有兩萬四千人,卻控制著安西以及蔥嶺以西上萬里的疆域,一方面是唐朝的羈絆制度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安西軍戰力強大,以少勝多已是家常便飯。

龜茲城屬於龜茲國,里面生活著當地各族百姓以及唐軍士兵家眷,雖然朝廷從開元年間開始發起了『長征健兒運動』,給予優厚的土地和稅賦條件,鼓勵漢人向西域移民,確實也有數萬戶中原百姓西遷,但主要集中在北庭三州,庭州、西州和伊州。

南面的安西移民也有一部分,主要是士兵家眷,但大部分的士兵家眷還在中原,不過這一點已被朝廷重視,正源源不斷將軍士家眷遷徙來安西定居。

目前安西節度府在城內,一萬多唐軍的大營卻在城外。

李鄴一行走進了喧囂熱鬧的龜茲城,異域的風情頓時撲面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