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嵩陽書院(2 / 2)

雖然說登封知縣區區七品官並不被曹少欽放在眼中,但是曹少欽也知道,對於一縣之地來說,七品知縣已經是大權在握,闔縣上下真的沒有幾個人敢與堂堂知縣作對的。

曹少欽是不知道嵩陽書院之名氣,所以才會對登封知縣的話有所懷疑,但是楚毅卻知道,登封知縣並沒有說謊,而是這嵩陽書院果真有足夠的底氣將一縣父母官拒之門外。

華夏有四大書院之說,歷史上可謂是書院眾多,可是名傳天下,被大多數人所知並認可為四大書院者卻是應天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

當然這四大書院有所爭議,譬如石鼓書院等名氣未必就差了。

嵩陽書院始建於北魏年間,最初為嵩陽寺,唐時改為嵩陽觀,及至宋代,改為嵩陽書院,鼎盛之時曾有范仲淹、司馬光、程頤、程顥,楊時,朱熹,李綱等當時大儒在此講學。

赫赫有名的《資治通鑒》第九至二十一卷便是由司馬光在嵩陽書院著成,而程頤、程顥兄弟更是在此講學十余年,可謂儒家理學的發源地之一,乃是當時影響力最大的書院之一。

說實話,楚毅對於嵩陽書院還是相當感興趣的,縱然後世對於儒家理學一派貶斥者眾多,可是此一學派能夠流傳天下,為天子所重,為諸多文人士大夫推崇,自有其緣由。

如果說這只是一方普通的世界那也就罷了,可是很明顯,這一方世界有修行之法存在,連王陽明都有一身高深莫測的修為,楚毅就不信,開創儒家理學洛學一脈的二程以及理學集大成者朱熹這些名傳千古的人物會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

黃裳通讀道藏,自創九陰真經,王陽明集陸王心學大成,於軍中練氣,一聲長嘯,傳遍三軍。二程、朱熹這等人物成就未必就差王陽明多少,所以楚毅很是好奇,這些人是否有什么傳承留下。

嵩陽書院做為二程洛學的發源地,理學的發源地,藏書眾多,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知道,要是不走上一遭的話,就是楚毅自己都不甘心啊。

楚方看到楚毅露出意動之色,做為楚毅的心腹,楚方自然明白楚毅的意思,看了那登封知縣一眼尖聲道:「王知縣,頭前帶路吧。」

登封知縣聞言大喜,一揮手沖著那些府衙衙役道:「督主要前往嵩陽書院,都給我打起精神來。」

嵩陽書院就坐落於嵩山南麓,行有小半個時辰,天色漸暗之時,前方一片山谷之中,一座書院出現在眾人的視線當中。

古色古香,朴實之中透著幾分厚重與書香氣息的書院掩映在一片林木之間,隱隱有讀書聲傳來。

不得不說,這嵩山書院所處之位置真可謂風景秀麗,清幽雅靜,這等環境,再加上這一座雅致無比的書院,難怪會有那么多的大儒願意常住此處講學,其他不說,單單是在此居住,都是一種享受。

高大的書院大門之前,一塊匾額上書嵩陽書院四個大字,遒勁有力,一看便知乃是出自名家之手。

當楚毅一行人在書院之前停下的時候,到底是動靜不小,已然驚動了書院之中的學正以及學子。

嵩陽書院的院判,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夠勝任的,如今執掌嵩陽書院的乃是一位當朝大儒,陳琦,昔日官至左都御史,文華殿大學士,於朝中上可通內閣首輔,下可通百官,絕非等閑之輩。

院判之下,十幾位學正,如今一位學正立於學院大門之前,目光落在楚毅一行人身上的時候不禁微微一愣,誰讓這會兒楚毅他們還是一副先前前往少林寺之時的那一副欽差儀仗呢。

【嗯,求個票,打賞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