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呂布的心思(2 / 2)

袁紹同袁術對視了一眼,二人沒有多說,當即沖著袁槐拜了拜,轉身離去。

袁槐貴為三公之一,再加上他們袁氏的影響力,就算是發生天大的變故,袁槐的安危暫時還是不用擔心的。

可是他們二人做為袁家新生代的子弟,卻極有可能會成為朝廷立威的對象,此時不走,恐怕就真的走不了了。

就在袁術、袁紹二人離去沒有多久,府邸大門轟然被撞開,一隊兵馬直接闖入府中,為首的赫然是楚毅。

袁術幾次三番的試圖行刺於他,楚毅自然是第一個找上門來,而且他對於袁家的印象也非常深刻,這樣一個盤根錯節,勢力龐大的袁氏,若是不已雷霆萬鈞之勢下手的話,只怕再想要對袁氏動手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袁槐一副平靜的模樣看著大步走過來的楚毅,臉上甚至還打著幾分笑容道:「老夫當是什么人呢,原來是平澤鄉侯啊,不知平澤鄉侯帶兵擅闖老夫府邸,是何道理啊。」

楚毅微微一笑道:「袁紹、袁術勾結反賊何進,謀害天子,楚某特奉太後之命,前來捉拿反賊袁術、袁紹二人。」

面色微微一變,袁槐深吸一口氣看著楚毅道:「平澤鄉侯真是說笑了,大將軍又怎么可能會造反呢,這其中莫非是有什么誤會。」

就在楚毅應付袁槐的時候,一隊隊的士卒在府邸當中搜查,很快小將方悅行至楚毅身邊低聲道:「侯爺,沒有搜到袁紹、袁術二人,不過據府上下人交代,差不多在盞茶功夫之前看到二人匆匆離去,只怕是有人走漏了消息……」

楚毅神色平靜的點了點頭道:「傳我令,收兵。」

好在楚毅對於此有著一定的心理准備,這些世家尤其是像袁家這樣出了四世三公的豪門絕對沒有那么簡單。

現在看來何氏毒殺何進的消息一定是被袁氏知曉了,所以袁紹、袁術他們才能夠提前一步離去。

不過像袁氏一般手眼通天的家族還真的沒有幾家,所以走了袁紹、袁術,並不代表其他何進的同黨就能夠走脫。

何苗的動作一點都不慢,眼見楚毅將最難對付的袁家給拿下,剩下的這些人,何苗還真的一點都不客氣,直接率領人馬上門拿人。

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大牢之中已經是人滿為患,足足數十名朝廷重臣被抓,與此同時,大將軍何進圖謀不軌,為太後所殺的消息也傳了開來。

一時之間京師之中人心惶惶,各種謠言四處流傳,有傳言說太後何氏欲效仿呂後專權,大肆屠殺大漢之忠良。

同樣也有傳言說十常侍余孽楚毅蠱惑當今天太後,坑害了大將軍何進。

不用說,消息能夠傳播的如此之快,要說這其中沒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的話,恐怕也不可能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便傳遍京師。

一名名大漢老臣,諸如王允、楊彪等自認為是大漢之忠良,對於大量官員被抓自是極為憤怒。

皇宮宮門之前,數十名老臣聚集在宮門之外,叩響宮門求見當今太後。

小黃門一臉慌亂的趴在那里,顫聲向著太後何氏敘說著宮門前的情形。

這會兒太後得知宮外的情形不由的神色為之大變,說到底何氏畢竟常年處在深宮之中,根本就沒有經歷過什么大的風浪。

這會兒得知數十名老臣,尤其是像皇甫嵩、王允、楊彪這些在大漢朝朝堂之上位高而權重的老臣聚集在一起求見於她,這如何不讓何氏感到心慌不已。

下意識的何氏向著一身錦服的楚毅看了過去道:「平澤鄉侯,本宮……本宮該如何是好。」

看著何氏那一副緊張的模樣,楚毅微微一笑道:「太後大可不必擔心,不要忘了,他們是臣,而太後您才是君上。就算是他們要來尋太後理論,難道他們還敢對太後您不利不成?」

聽得楚毅這么一說,至少何氏沒有方才那么緊張了,可是心中仍然是有些慌亂道:可是……可是這些人皆是先帝時期的重臣,一個兩個倒也罷了,一下子這么多人,本宮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安撫這些人啊。」

楚毅眼中閃過一抹精芒道:「其實非常容易,這些人自認為是大漢之忠良,先帝之死,本就充滿了疑點,誰不知道十常侍不過是替人背鍋,到時候娘娘只需要將毒殺先帝的罪名扣在大將軍一黨的人身上便可,到時候誰要是再為大將軍喊冤的話,那便是大將軍的余黨,毒殺先帝的一份子……」

何氏不禁驚愕的看著楚毅,就算是她都不禁為楚毅的計策暗贊一聲,毒殺先帝的罪名沒有一個人能夠扛得住,她相信只要這罪名一拋出來,保管這些前來逼宮的大臣,還敢開口的絕對沒有幾個。

長出一口氣,何氏臉上露出幾分笑意道:「來人,請眾卿家入宮。」

西園八校大營之中,呂布一臉郁悶的坐在營帳之中,魏續幾名將領陪著他一同坐在那里,獨獨少了高順。

看著呂布那一副郁悶的模樣,魏續幾人對視一眼,就聽得魏續開口道:「將軍,高順深得侯爺看重,被侯爺調走那也正常,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乃常情也。」

呂布看了幾人一眼,手中酒杯砸在桌案之上,一聲冷哼道:「說到底無非就是楚毅他不信我呂奉先罷了,若說黃忠那倒也罷了,呂某武力不如他,可是閻行、徐晃這些人又憑什么比呂某更得他楚毅看重。」

聽得呂布在這里發牢騷,魏續幾人不由的一個個面色大變,下意識的向著營帳之外看去,魏續更是嚇得面色蒼白的道:「將軍慎言啊,若是被人聽了去,豈不是一場禍事!」

坐在一旁的宋憲同樣是嚇得不輕,卻是心有怨氣低聲道:「侯爺處事不公,明明將軍武力強過徐晃、閻行幾人,然而分派兵馬的時候,卻是將軍麾下人數最少,甚至就連高順以及那陷陣營都被侯爺給調走,實在是欺人太甚!」

原來幾人對於楚毅的安排心懷怨氣,楚毅收攏西園八校之權,自然重新劃分了西園八校的統兵之權,曹操倒也罷了,在楚毅的重新安排之下,黃忠做為楚毅手下第一大將,統領足足五千兵馬,而閻行、徐晃二人各自統帥三千兵馬,按說以呂布的武力,至少統帥的人馬不少於閻行、徐晃才對,可是加上八百陷陣營也不足三千人。

甚至就在不久前,楚毅一紙調令將高順以及陷陣營自呂布麾下調走,頓時讓呂布手下只剩下了兩千余兵馬,成為幾大將領當中,手中兵馬最少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