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2)

11處特工皇妃 瀟湘冬兒 1920 字 2023-04-29

天上浮雲淡淡,籠罩著下方的萬千樓台,遠處的一行車軸,拉起了淡淡的煙塵。

「殿下,」一藍衫男子快步走上假山,面色凝重,沉聲說道,「前殿早朝有事,您快去看看吧。」

李策轉過頭來,臉上再無方才的清淡溫和,他微微皺起好看的眉頭,沉聲說道:「什么事?」

孫棣也是神色嚴肅,眉頭緊鎖,一字一頓地沉聲說道:「大夏的和親公主出事了。」

很多年之後,《西蒙本紀》上記下了這樣一段血淚斑駁的話語:九月初三,大夏八公主趙淳,於宮外寢殿之內被人奸污,死者於死前高呼燕北大同之口號,夏、唐兩國相繼嘩然,一時間,滅燕之呼響徹大江南北,橫掃整片大地。空曠的國子大殿上,站滿了卞唐的文武百官,唐皇李易州高坐在金碧輝煌的重重暗影之中,年過五旬的帝王顯現出一種超越年齡的蒼老,須發斑白,皺紋深深,一雙細長眼睛早已沒了年輕時的銳利和戾氣,好似深淵古井,幽幽地反射著外面探詢的目光。

一名七旬儒官愴然跪伏於地,大聲說道:「北虜膽大包天,無視我卞唐天威,以區區一彈丸之地蓄意挑釁東陸正統,若不以雷霆之力加以訓教,我卞唐國威何在?我卞唐軍威何在?我卞唐有何面目立足於西蒙,立足於三國之列?」

此言一出,眾人爭相應和,卻見一名年輕的官員出列,言辭懇切地說道:「大夏此時正與燕北開戰,微臣以為,我國實不宜貿然加入。」

那名七旬儒官頓時大怒,勃然喝道:「薛昌齡!你口口聲聲說不宜出兵,到底有何居心?我卞唐立國千載,何曾受過如此奇恥大辱,一旦此事在大陸傳開,我國將如何立足,如何自處?你一味袒護燕北,可是和燕北私相授受,有不可告人的勾當?」

「陛下!」一聲哭號頓時傳來,另一名白須老臣悲聲高呼道,「如此奇恥大辱,亘古未有!先祖開國,歷時千載,以德政立國,以孝廉治朝,以儒道平天下,以教化服四方,堪稱三國之首,何曾被人如此挑釁,此風若開,我卞唐顏面掃地,愧對友邦,國顏羞愧啊!」

薛昌齡上前一步,激動地說道:「皇上,大夏公主被侮辱一事,疑點重重,我們不能只憑大夏官員的一面之詞,就傾國之力參與到他國的內亂之中!」

「大膽奸佞小人,於國子大殿上還敢胡言亂語,一國公主的名節何其重要?宮廷嬤嬤已經驗明正身,大夏八公主剛剛與我大唐定下婚書,如今在我境內,甚至是在國都內被人侮辱,我等難辭其咎!若是不給大夏一個交代,要如何收場?難道只憑你薛昌齡三寸不爛之舌所言的疑點重重嗎?」

「羅大人!下官並沒有說不對此事加以懲辦,下官只是怕我們操之過急而落入有心人的圈套之中!」

「圈套?」齊將軍冷笑一聲,「什么圈套?圈套就是燕北害怕我們與大夏聯姻,妄圖加以破壞!」

「我不排除有這樣的可能,可是也不能杜絕其他的可能性。若真是燕北所為,他們為何要在臨死前高呼表明自己的身份?用這種不打自招的方式激怒卞唐,對燕北有何好處?」

羅大人冷哼一聲,說道:「大同死士行事向來癲狂,怎能以常理度之?」

齊將軍身邊的一名少將說道:「說不定他們就是為了迷惑我們,讓我們懷疑是嫁禍之舉,大家看,薛大人不就懷疑了嗎?」

薛昌齡怒道:「軍國大事,自然要考慮周詳,怎能一句不以常理度之就下結論?下官在朝為官,領著朝廷的俸祿,自然要將所有的情況考慮周詳!」

「是嗎?本官卻覺得,薛大人已經考慮得夠周詳了,再周詳下去,大夏的邊疆軍可能就要打過來了!」

「徐參將,你……」

「陛下!北大營三萬兵馬枕戈待旦,願為國一戰!」

「陛下!血債還要血來還,下命令吧!多年未戰,老將的刀已經生銹了!」

「陛下!臣等誓死請求一戰!」

整座大殿密密麻麻地跪滿了卞唐的臣子,只有薛昌齡一人孤身而立,年輕的官員臉孔漲成紫紅,氣得嘴唇發抖,卻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聲吊兒郎當的嬉笑,眾人頓時回過頭去。只見李策一身青綠華服,頭戴金冠,腰環玉帶,狹長的眼睛好似狐狸一樣。他一邊笑著一邊走上大殿,滿不在乎地說道:「今日的人好齊全,連柳閣老都來了,有什么新鮮事嗎?怎么,是西域送來了寶馬,還是南丘又進貢了美人?」

人群分水般兩撤,李策帶著孫棣昂首從人群中走過,在下首拂袍下跪道:「兒臣起晚了,給父皇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