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1 / 2)

穿越者 驍騎校 2813 字 2023-04-29

劉彥直已經不需要親自殺人了,他在空中現身就足以對清軍的士氣造成巨大的沖擊,天上沒了海東青,地上沒了多鐸的帥旗,明軍又掉頭逆襲,各路清軍無法繼續支撐,匆忙收兵回營。

明軍一路攆殺過去,清軍大營已經被付之一炬,膽氣更寒,從撤退變成了潰逃,一路上丟棄輜重甲馬無數,明軍撿了大便宜,打下了翠微山不說,又連夜進軍,把四百里外的南泰縣城也收復了。

這一仗其實斬首數量很少,但是俘虜和繳獲極多,光是投誠的前明軍就有五萬之眾,一路上撿的輜重兵器和丟棄的金銀財貨更是不計其數,戰馬就有幾千匹,缺馬的近江明軍瞬間成了騎兵大戶。

不過這些戰績和斃殺敵酋多鐸相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多鐸是滿清的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戰功卓著,吳三桂給他提鞋都不配,同時多鐸又是南征主帥,他的戰死,代表著滿清南下的徹底失敗。

本來方承斌只是想隨便應付一仗,沒想到打出潑天的戰績,他的實力迅速擴充,從一萬人馬擴充到了六萬,加上在江北征募的流民,足有十萬大軍,其中騎兵就有八千,步卒也都帶甲,他從一個回鄉隱居的御史,變成了雄霸一方的諸侯。

南京朝廷起初不敢相信多鐸授首,還是滿清自己發布了多鐸身死的消息,弘光帝、馬士英等人才恍然大悟,他們曾經無視的近江府,現在已經成為阻擋清軍南下的最大屏障,不,進一步考慮的話,豈不是另一個左良玉!

所以,多鐸授首,南京朝廷竟然毫無封賞。

坐鎮揚州的史可法看不下去,派船送來一萬石糧草和親筆書信,信中對近江大捷表示了祝賀,並且提出互保聯盟,當面臨清軍威脅時,揚州和近江互相增援,守望相助。

在原先的歷史進程中,多鐸此刻已經攻陷了揚州,史可法被俘不降,多鐸拔刀劈頭砍去,史可法坦然受死。

旋即南京淪陷,弘光帝被俘,南明朝廷瓦解,次年弘光帝在北京被斬首。

而這一切隨著多鐸的死,全部被改變了。

……

清軍大敗,各地投降明軍紛紛反水,原河南總兵許定國本來降順了多鐸,此時見機不妙,再次起兵擁戴南京朝廷,中原大地戰火四起,清軍首尾不能相顧,只好向黃河以北收縮。

多鐸和阿布凱的遺體被裝車運往北京,順治皇帝年紀還小,執掌大權的是攝政王多爾袞,清廷的統治也並非鐵板一塊,肅親王豪格在鰲拜等將領的支持下一直和多爾袞爭權,而多鐸是多爾袞的同母弟弟,他的死對多爾袞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但是寧可死十個多鐸,多爾袞也不能接受大薩滿的隕落,大薩滿代表的是女真人的氣數,海東青更是八旗健兒的精神圖騰,王朝最善戰的勇士和最具神力的薩滿,雙雙隕落近江,這是一個極其不詳的預兆。

多爾袞厚葬了多鐸,只說他是死於暴病,絲毫不提近江戰事,但所有人都知道,近江已經成為大清的禁忌之地。

北京紫禁城內的掌權者們,主要是多爾袞和皇太後大玉兒,已經在悄悄籌劃退回山海關外的事宜了……

……

阿布凱死了,但是海東青還活著,巨大的老雕被關在籠子里,神情略呆滯,竟然保持一個姿勢長時間不動。

陳摶並未離開,他的精魄在離開燕子的軀殼後,附身於客棧的一只大耗子身上,亦能和劉彥直做精神上的交流,兩人經常在密室里座談,一人一鼠,人面前擺著茶壺,老鼠面前擺著一碟香油,一碟芝麻,因為寄身後的飲食習慣還是以寄主為主。

陳摶告訴劉彥直,這只海東青先天有損,三魂七魄不全,換句話說,這是一只弱智的大雕,所以女真薩滿才能寄身於它。

劉彥直很感興趣,問陳摶你和阿布凱誰厲害?

陳摶很謙虛,但是言下之意是阿布凱給我提鞋都不配,女真人的薩滿教是原始宗教,沒有整理出任何系統理論,我道家才是迄今為止最科學的宗教,阿布凱只能寄身於腦殘海東青,貧道任何動物都能寄身,只是脫離出竅的時候會造成寄主的死亡,不想多造殺孽才只選擇這些小型動物。

「老祖,那你能寄身這只海東青么?」

「雕蟲小技!」

老鼠身子一歪,沒了氣息,劉彥直起身看窗外,籠子里的海東青忽然雙眼圓睜,精光四射,他急忙出去打開鐵籠,海東青鑽出牢籠,展翅欲飛,卻又停步回望,劉彥直會意,提氣站在海東青背上,他的懸空術其實是一種反重力場,所以海東青馱著他毫不費力。

於是近江百姓就再次目睹了仙人駕馭神雕在空中翱翔的奇景,對劉彥直更加拜服。

自己飛行和踩著大雕飛行的感覺截然不同,就像人游泳和乘坐摩托快艇的區別一樣,不過若是自己就是快艇,那感覺必然更加直接爽快。

劉彥直再次向陳摶請教寄身術,陳摶也不藏私,交給他一套凝神心法,長煉可以精魄出竅,這是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精魄奪舍寄身反而簡單。

「切不可用這個做壞事。」陳摶一再囑托。

「那么多久能達到精魄出竅的程度?」劉彥直已經急不可耐,如同急著操控新買的航模的中學生。

「少則百年,多則五六百年。」陳摶道。

……

黨愛國還在繼續維修穿越艙,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修不好,而是穿越艙自帶的能量僅僅夠回到基准時空,現在能量盡失,需要補充足夠的電力才能返回,可是明朝根本沒有工業基礎,無法建造出供應足夠電力的發電廠。

「難道我們只能留下建立新的朝代了么?」黨愛國悲鳴,雖然穿越後建功立業是很多人的夢想,但他們是穿越者,是有著更多機會和更宏大理想的人,穿回明末力挽狂瀾不是他們的任務。

「你們還記得翠微山頂的明代七層浮屠么?」劉彥直忽然靈光一閃。

「bingo!」黨愛國大喜。

翠微山下,原來的清軍大營被整頓一新,這里住著一千軍士,一千工匠和民夫,幾十輛大車源源不斷的從各處運來磚石木料,靠人力運到翠微山頂。

山頂上被平出一塊空地來,用長竹竿搭起了腳手架,儼然是火熱朝天的工地,上百工匠忙碌著搭建一座寶塔。

近江府傾盡全力幫仙人建造寶塔,建築材料優先供應,有缺少的建材直接從近江其他佛寺的浮屠上面拆來使用,工匠們只知道建的是寶塔,卻不知這寶塔其實是一個導引閃電的工具。

閃電是一種大氣中的強放電現象,一般發生在雨天,中等強度的閃電電壓可達一億伏,功率千萬瓦,相當於一座大型電廠的輸出功率。

「真是沒有想到,翠微山頂的明代寶塔竟然是我們建造的。」穿越四人組的成員們頭戴柳條編織的安全帽,站在寶塔工地下感慨萬千。

第五十章 純銀電纜

夏季是雷電多發季節,現在已經是五月份了,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來建造這座七層寶塔,對於明代的古人來說,確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但是在人海戰術面前,任何困難都只能讓步,江東巡撫方承斌對仙人們的要求有求不應,不但全力供應工匠建材,還從南京、蘇州等地花高價聘請經驗豐富的工匠來主持工程。

塔是一種佛教建築,原本是供奉舍利之所,從印度傳入中國後經過改良融合,形制多樣,但總體常用的就那么幾種,蘇州來的大工匠拿出幾幅樣板圖來,劉彥直一錘定音,就它了。

他選中的是密檐式八角磚塔,沒別的原因,因為記憶中翠微山上的寶塔就這樣模樣。

密檐式寶塔的優質是內部是空心筒狀,不能登高眺望,這樣就節省了大量工時,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建成。

樣式定了就直接開工,數百工匠在三千名民夫的協助下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趕工,一切裝潢裝飾全都省掉,先把寶塔的雛形搭起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