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練練(2 / 2)

劍來 烽火戲諸侯 7685 字 2020-11-15

如魚游曳雲水身。

隱官光是抖摟這一手,就讓宋續知道了差距所在。

簡而言之,陳平安要是今夜真想行凶殺人,就像余瑜先前所說,砍瓜切菜,可以隨便殺。

當然,他們不是沒有一些「不太講理」的後手,但是對上這位劍氣長城的隱官,的的確確,毫無勝算。

沒什么不好意思承認的,反正甲申帳的五位劍仙胚子,那可是一整蠻荒座天下的頂尖天才,他們一場精心設伏的圍殺,都未能成功。

而他們六人,終究只是一洲山河的所謂拔尖。

陳平安就當是跟他們換了個熟臉,打算離去,畢竟董湖還在小巷口那邊等著,對於這位少年時就見過面的老侍郎,陳平安願意念舊。

葛嶺喊了聲陳劍仙。

陳平安疑惑道:「還有事?」

葛嶺指了指一處,無奈道:「小道這點淺薄道行,能有什么事,只是陳劍仙另外那把飛劍,能不能收起來,小道背脊涼颼颼,總覺得瘮得慌。」

陳平安點頭稱贊道:「小仙君慧眼如炬,如開天眼。」

葛嶺雙手抱拳在胸口,輕輕晃了晃,笑道:「陳劍仙謬贊了,不敢當不敢當。不過可以借陳劍仙的吉言,好早日晉升仙君。」

「好說好說,若是投緣,我這里好話吉語一籮筐。」

陳平安笑著又是一招手,一道劍光歸攏入袖,然後是一道又一道。

前前後後,總計六道劍光。屋頂六人,人人有份。

葛嶺與身為陣師的韓晝錦,對視一眼,皆苦笑不已。

他們兩個,在六人當中,已經算是最擅長勘測天地靈氣流轉、尋覓蛛絲馬跡的修士。

那個小姑娘轉過頭,這次學乖了,知道望向別處,再嘀咕道:「真陰險,不正派。都是劍仙了,還這么欺負咱們幾個小小地仙。」

陳平安伸出一根手指,敲了敲耳朵,笑道:「這位姑娘,寧肯打人不罵人,罵人也別被人聽,還是行走江湖的老規矩。」

小姑娘小雞啄米,「雖然不知道為何陳劍仙會這么嘮嗑,但是我覺得吧,有理有理。」

陳平安微笑道:「極好極好。能受良語善言,如市人寸積銖累,自成富翁,腰纏萬貫。」

談錢是吧?這話她愛聽,一下子就對這個青衫劍客順眼多了。

葛嶺笑道:「先前陳劍仙其實路過小觀,小道暫時在那邊修行,待客的茶水還是有的。」

是說崇虛局轄下那座管著京師道門事務的小道觀。

陳平安沒什么客套話,說還是算了吧,不再逗留此地,在這天祿閣屋脊上身形一閃而逝。

陳平安一走,還是寂靜無言,片刻之後,年輕道士收起一門神通,說他應該真的走了,那個小姑娘才嘆了口氣,望向那個儒家練氣士,說我拉著陳平安多聊了這么多,他這都說了多少個字了,還是不成?

後者搖搖頭,只說所有文字,紋絲不動。

結果又是一道劍光閃過。

小和尚雙手合十,「佛祖保佑今夜無事,明兒我就去功德箱捐香火錢去。」

余瑜一跺腳,「煩不煩啊,姑奶奶總算明白為何甲申帳會吃虧了。恁高境界了,做事情還這么不入流。」

宋續笑著提醒道:「當年在劍氣長城那邊被埋伏,陳先生的修行境界其實不高。」

他們這一幫人也懶得換地方了,就各自在屋頂坐下,喝酒的喝酒,修行的修行。

按照國師崔瀺的那個計劃,接下來的百年之內,在寶瓶洲南邊境內,會突然出現一座宗門,十一位練氣士,至少玉璞境界,外加一位止境武夫。開山立派,創建宗門。在場每一位,加上其余五個,都會是開山祖師。

每一任宗主,必須是儒家書院弟子,而且至少得是君子身份。

你們中土文廟不好意思做的事情,我大驪王朝就先開個頭,試試看效果。

文海周密當年給出的那份策略,浩然天下不用全部否定。

因人廢事,本就與事功學問相悖。

韓晝錦後仰躺去,喃喃笑道:「隱官確實長得好看嘛。」

余瑜盤腿而坐,翻了個白眼。

最後一道劍光,悄然消逝不見。

好像就女子陣師這么一句誠心誠意的無心之語,便嚇退了年輕隱官的一把飛劍。

————

董湖先前被那個年輕山主晾在一邊,老侍郎倍感無奈,倒是沒怎么火冒三丈,今夜與那位山主所聊之事,事關重大,別說等個一時半刻,就是陳平安就這么一去不返,害得他等到天亮,老人也沒半句怨言。

董湖瞥了眼不遠處的巷口,那個禮部錄檔名為劉袈的老元嬰,站在原地閉目養神,修行修行,你咋個不撈個飛升啊。

至於那個天水趙家的少年,蹲在地上嗑一大把花生,瞧見了老侍郎的視線,還伸出手,董湖笑著擺擺手。吃吃吃,你爺爺你爹就都是個胖子。

看來老侍郎雖然沒怨言,怨氣倒是有點。

真不知國師當年是怎么想的,找了這么個關起門來只知修行的老古董看門護院。是個油鹽不進的,一年到頭,從不跨出小巷半步,可是趙端明這孩子呢,也不跟這個傳道人說說外邊的事?

少年嬉皮笑臉道:「董爺爺,別看我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每次出門,都只找曹酒鬼蹭吃蹭喝,聊天打屁,正事是半點不聊的,再說了,從這么個不正經的人人嘴里跑出來的話,能有啥正經事?」

董湖這個老侍郎,按照官場規矩,雖然與天水趙氏關系不錯,卻不能算是天水趙氏在廟堂的話事人,事實上,上柱國姓氏當中,趙氏在京城明面上的官場,沒什么分量。因為天水趙氏在大驪的官場盤子,主要是戶部和工部那兩塊,而且都不冒尖,沒有誰當上一部主官。

但是大驪朝廷的馬政,一向是天水趙氏牢牢把持,所以與邊軍關系,可想而知。

對趙端明這個明擺著放棄了未來天水家主身份的修道胚子,老侍郎自然不陌生,意遲巷那邊,逢年過節,走門串戶,都會打照面,這孩子頑劣得很,打小就是個特別能造的主兒,小時候經常領著意遲巷的一撥同齡人,浩浩盪盪殺過去,跟篪兒街那邊差不多歲數的將種子弟干仗。

這兩條大驪最為歷史悠久的街巷,一代有每一代的孩子王,

就沒幾個孩子,小時候沒有鼻青臉腫過,都會各有各的狗頭軍師,專門負責翻看兵書,幫忙排兵布陣,不過真要打起來,也就不談章法不章法了。

比如比趙端明他們年長一輩的,曹耕心,劉洵美這些,也是一樣的光景。

不過曹耕心這家伙最陰險,專門與兩條街巷的女娃兒打點關系,每次打架之前,都會通風報信,跟她們那些當姐姐妹妹的,索要錢財,說他可以帶人暗中保護某某,可以保證誰誰少挨幾拳,最少能夠站著回家。這家伙還有生意頭腦,小小年紀就知道雇人打造木刀竹刀,每次煽風點火,惹來斗毆,就開始分發兵器,當然是租賃,得給錢,要是打架途中打斷了,就賠錢。

因為意遲巷出身的孩子,祖輩在官場上官帽子越大,往往被篪兒街的圍毆,逮住了就往死打。

至於跟曹耕心差不多歲數的袁正定,打小就不喜歡摻和這些烏七八糟的事情,算是極其特殊了。

再早一些,還有巡狩使曹枰這幫人,而關老爺子生前,就最喜歡看這些打打鬧鬧,最損的,還是老爺子在關家後門那邊,一年到頭疊放一溜兒的廢棄磚頭,不收錢,只管拿走。

董湖自己就是這么過來的,幾個兒子,再到如今的孫子,甚至還有幾個孫女,甭管內心喜歡不喜歡打架,都是不缺打人和被打的,每次孩子王沙場點兵,誰要是敢不去,事後就會被排外。所以大驪官場一直有個說法,沒有借用過關家磚頭的,一般都不會有大出息。

董湖覺得這樣的大驪京城,很好。

兩條街巷,既有稚聲稚氣的讀書聲,也有打架毆斗的呼喝聲。

董湖畢竟上了歲數,反正又不是在朝堂上,就蹲在路邊,背靠牆角。

劉袈睜開眼,笑道:「侍郎這么一大官兒,也會蹲地上啊,有辱斯文,不成體統。」

老修士到底不是瞎子聾子,再不理會外邊的事情,還是有些朋友往來的小道消息。

只聽說這位將半輩子交代在禮部衙門的老侍郎,在官場上,膝蓋不太硬,風評一般,是個苦熬出來的侍郎老爺。

當然這些官場事,他是門外漢,也不會真覺得這位大官,從不說硬氣話,就一定是個慫人。

畢竟大驪官場,尤其是京城的廟堂,實在是狠人太多,那些不說狠話只做狠事的,很多。

董湖沒好氣道:「老子又不是你們這些不用吃飯的神仙,每天都是要拉屎的,不會蹲著,站著拉啊,啊?」

今夜皇帝陛下緊急召見他入宮議事,然後又攤上這么個苦差事,老侍郎等得越久,心情就漸漸差了,尤其是當時太後娘娘的那雙桃花眸子,眯得滲人。

可其實董湖對那個落魄山的年輕山主,印象是半點不差的,甚至董湖一直覺得那座舊驪珠洞天,真是好風水。

才能如此人才輩出。

禮部管著一國山水,他又是侍郎大人,內幕什么的,知道很多。

哪怕是那個桀驁不馴、不服管束的馬苦玄,可是在一場場大戰之中,何曾懈怠了?

此外,還有已經是京官的趙繇,以及那個如今就在京城內的林守一,哪個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劉袈笑道:「那侍郎大人就繼續蹲著喝西北風。」

董湖轉頭氣呼呼道:「端明,來點花生磕磕。」

趙端明手腕一抖,起身拍拍手,「沒啦。」

劉袈撫須而笑,好徒弟,跟師父一條心。

其實陳平安早已返回小巷附近,但是沒有著急現身,倒不是故意擺架子,只是想多看看這位老侍郎的耐心深淺。

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

先前那條燈火輝煌如晝的河邊,一場酒局終於散了,年輕官員強忍著酒氣翻涌,與那幾位官帽子更大的公門前輩,作揖拜別,等到他們走遠了,立即伸手捂住嘴巴,一路跑向河邊,蹲著吐,趴著吐,干嘔得眼淚都出來了。

喝酒難受,心里更難受。

寒窗苦讀二十載,好不容易當了官,卻要如此在酒桌上與人笑顏。

那個與他同鄉的老人蹲在一旁,輕輕拍打年輕人的後背。

這個年輕人,可是被大驪士林譽為「文章如白雪」的俊彥。

才氣不夠,也就認命了,可是明明身負高才,卻要偏偏如此在酒桌上委屈自己,那么覺得委屈,有什么不對呢?如果年輕人不覺得不對,老人才會沒必要為年輕人領路了。

年輕人抬起手背,擦拭眼角,滿臉苦笑,顫聲道:「夫子,哪怕一個月只喝一場,我也遭不住啊。什么時候個頭?」

老人笑道:「等你當大官了,輪到別人請你喝酒,就可以少喝了,心情好,酒水也好的話,就多喝點。」

年輕人轉頭又干嘔不停,撥了撥河水,低頭漱口,再坐在地上,已經吐得不能再吐,終於好受些了。

老人就坐在一旁台階上,微笑道:「人言天不禁人富貴,而獨獨禁人清閑,在官場,當然只會更不得閑,習慣就好。不過有句話,曾經是我的科舉房師與我說,一樣是今天這樣酒局過後,他老人家說,讀書再多,如果還是不懂得近人情,察物情,那就干脆別當官了,因為士人當以讀書通世事嘛。」

說到這里,停頓片刻,老人撫須而笑,「所以你小子,得還錢。」

本就漲紅臉的年輕人,愈發無地自容,輕聲道:「夫子,酒水錢,只能先欠著了。」

老人笑呵呵道:「不用著急,等有錢了再還,我身子骨還硬朗,你那點俸祿,就先攢著吧,媳婦本。京城居不易,要想娶個本地的美嬌娘,更耗銀子。」

看到年輕人還是有些沒必要的難為情,老人笑道:「君子立業,貧不足羞。」

年輕官員搖晃著起身,作揖行禮,與老人道謝無聲中。

先前一肚子委屈還有剩下,只是卻沒有那么多了。

老人跟年輕人,一起走在街道上,夜已深,依舊熱鬧。

另外一場酒局也結束。

男子笑問道:「如何?」

兩位仙子赧顏一笑。確實是她們誤會這位師門長輩了。可是怨不得她們多想啊,何況只說陪酒一事,傳出去多不好聽。

那位刑部一司員外郎的讀書人,確實是個正人君子。先前酒宴所聊之事,也多是家鄉的風土人情,當然也說了些官場上的場面話,比如希望他們所在的門派,譜牒仙師們能夠多下山,紅塵歷練之外,也要造福鄉里,庇護一地百姓。

河水中,有一位青衣神靈御水懸停,抬頭看著整條菖蒲河岸上的酒樓燈火。

他這位菖蒲河水神,因為河段不長,山水品秩不高,六品,這還是因為天子腳下的緣故,不然就管著被同僚笑稱為「幾桶水」的這么點水域,擱在地方上,撈個堪堪入流有官品的河伯都懸。

身邊一位府邸水裔,連忙伸手驅散那幾股葷腥流水,免得臟了自家水神老爺的官袍,然後搓手笑道:「老爺,這條街真是不像話,每天通宵達旦都這么鬧騰,擱我忍不了。果然還是老爺度量大,宰相肚里能撐船,老爺這要是去朝堂當官,還了得,至少是一部堂官起步。」

河神笑呵呵道:「莫不是蹭酒喝多了,盡說些醉鬼話?」

守在這兒數百年了,反正自從大驪立國第一天起,就是這條菖蒲河的水神,所以他幾乎見過了所有的大驪帝王、將相公卿,文臣武將,也曾有過驕縱跋扈,窮奢極欲之輩,藩鎮悍將入京,更是成群結隊。

這位菖蒲河神,記憶最深刻的,比較奇怪,不是某個誰,做成了什么壯舉,或是誰當了那試圖篡國又身敗名裂的亂臣賊子,而是最近的百余年之內,那些磨損嚴重的老舊官袍、官靴,腰間懸佩那些材質粗劣、雕工不堪入目的廉價玉佩。

哪怕到今天,尤其是意遲巷和篪兒街,許多參加朝會的官員,官袍官靴都會換了又換,唯獨玉佩卻依舊不換。

這好像是大驪官場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聽說有次朝會,一個出身高門、官場後-進的愣頭青,某天換了塊價值連城的玉佩,

結果關老爺子多眼尖,第一個發現,結果就是呼朋喚友,嘩啦啦一大幫子中樞重臣,一起圍著那個年輕官員看熱鬧,一個個羨慕啊,問價格啊,稱贊說雕工好,這讓那個年輕官員無地自容。

後來大半夜的,年輕人先是來這邊,借酒澆愁,後來眼見著四下無人,委屈得嚎啕大哭,說這幫老狐狸合起伙來惡心人,欺負人,清白家財,買來的玉佩,憑什么就不能懸佩了。

後來這個曾經年輕、然後不再年輕的大驪兵部官員,還是個文官,在一場守城戰中,戰死在了陪都戰場。

京城一場朝會,幾個垂垂老矣的老人,退朝後,這些曾經笑話過那個愣頭青的老家伙,結伴走出,然後一起袖手而立在宮門外某處。

那幾位早已眼花耳聾牙齒松落,再不會大聲笑言語的老人們,也沒說什么,似聞鏗鏘玉碎聲。

所以這位菖蒲河神由衷覺得,唯有這一百年的大驪京城,真真如醇酒能醉人。

好像一代代的年輕人,喝過多少酒水,大驪在廟堂,在沙場,就會有多少豪氣。

一道細微劍光,一閃而逝。

在這燈火通明之地,神仙難料此劍光。

像那位菖蒲水神,就不曾察覺。

陳平安坐在距離小巷不遠處的一處牆頭上,收攏劍光入袖,單手托腮,有些笑意。

站起身,身形飄落在大街上,去見老侍郎董湖。

大驪皇宮之內。

皇帝陛下,太後娘娘,在一間小屋子內相對而坐,宋和身邊,還坐著一位面容年輕的女子,名為余勉,貴為大驪皇後,出身上柱國余氏。

沒有任何一位大驪文武官員陪同議事,就像只是一家人的閑聊。

余勉手持團扇,身體微微傾斜,靠著花幾,幫著皇帝陛下輕輕扇風,由於屋子不大,今夜又沒開窗戶,暑氣不小。

余氏是所有上柱國姓氏當中,相對最遠離官場的一個,如今名義上,只管著大驪在地方上的所有官營絲綢、茶務。

相較於身邊那個「婆婆」,余勉這位宋家的兒媳婦,實在是名聲不顯,甚至在朝廷里邊,都沒什么「賢淑」的說法。

至多是按例參加祭祀,或是與那些入宮的命婦閑聊幾句。

宋和輕聲問道:「母後,就不能交出那片碎瓷嗎?」

不可混淆家事國事。而且大驪宋氏想要得到的,都已經是囊中之物,何必為了這么點小事,橫生枝節。

留著做什么?毫無用處。

事實上,欽天監當時那邊傳來消息,順帶著送入宮中一幅正陽山過雲樓客棧的山水畫卷,摹拓下來,再交給他這位皇帝陛下。

宋和一看到那個陳平安當時做出的動作,就知道這件事情,一定會是個不小的麻煩了。

婦人驀然怒道:「天子之家的家事,什么時候不是國事了?!一國之君,九五之尊,這點淺顯道理,都要我教你?」

她伸出一只手掌,按住案幾,「他陳平安,身為大驪子民,從當年的一個泥腿子,撞大運,得了幾袋子金精銅錢,買下落魄山,到後來建立宗門,這么多年來,什么時候與大驪朝廷給過好臉色了,他甚至故意連那龍州地方,從督造署衙門,到州府刺史,郡守,縣令,全部視而不見,有過半點往來嗎?」

「落魄山建立宗門,甚至都可以不通過我大驪朝廷,害得我們大驪宋氏,都把臉丟到中土文廟去了!這就是他陳平安的誠意?!」

「呵,都能在一線峰祖師堂拉著竹皇喝茶了,落魄山這才過去幾年,就敢這么放肆無禮了,再過個幾年,是不是就要來這里喝茶了?陛下,你是打算讓我幫他端茶送水?」

皇帝唯有苦笑。

而大驪皇後,始終低眉順眼,意態柔弱。

她放下團扇,輕輕擱放,無聲無息,從瓷盆里拿起一只柑橘,五指如蔥,纖手剖黃橘,然後輕輕遞給皇帝陛下。

其實婦人是不太中意這個兒媳婦的,太乖巧懂事,太逆來順受,太鋒芒內斂,簡而言之,就是太像婦人年輕時候的自己。

可是這樁婚事,是先帝親自安排,國師具體操辦的,她如何敢說個不字?

婦人越說越氣,一拍桌子,「宋和,你別忘了,我大驪崇武,是立國之本!」

她轉頭望向余勉,「你下去。」

皇後立即起身,斂衽告辭,再拿起那把團扇,宋和微微皺眉,就要去拉住她的手,女子手指微動,悄悄搖晃。

宋和會心一笑,不再攔著她離去。

婦人假裝沒看見兒媳婦的那個小動作,只是心中冷笑,狐媚子!真是比狐狸精更狐狸精了。

等到余勉一走,婦人立即不再是惱火萬分的模樣,臉色陰沉道:「別忘了和睦二字,這個陳平安是知道此事的,而且你覺得他是與從沒見過面的你更親近,還是跟當了多年鄰居的『宋睦』更親?!更別忘了,在大瀆祠廟之內,當是與僥幸活著返鄉的陳平安,結伴而行之人,是泥瓶巷的宋集薪,是坐鎮大驪陪的藩王宋睦,不是陛下!」

皇帝默然。

婦人笑道:「陛下你就別管了,我知道該如何跟陳平安打交道。」

大驪皇後余勉,緩緩而行在廊道中,身後不遠不近跟著她的幾位宮女,腳步輕靈,規規矩矩,但是誰都沒有如履薄冰的神色。

余勉偶爾也會問些驪珠洞天的奇人趣事,皇帝陛下只會挑著說,其中有一件事,她記憶深刻,聽說那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年輕山主,發跡之後,落魄山和騎龍巷鋪子,還是會照顧那些曾經的街坊鄰居。每逢有樵夫在落魄山山門那邊歇腳,都會有個負責看門的黑衣小姑娘端出茶水,白天都專門在路邊擺放桌子,夜幕才收回。

所以其實她對那座落魄山,是心懷幾分好感的。因為覺得與自己娘家,家風很像。

不過她是這么想的,又能如何呢。她如何想,不重要啊。

她轉頭望向夜幕,明月當空,不知道明兒是天陰天晴還是疾風驟雨。

她只知道一個道理。

富貴門戶,常有窮苦親戚來往,不曾空手而返,便是忠厚之家。

路過高門,百姓不會如避災殃,刻意快步走過,正是積善之門。

人雲亦雲樓那邊的小巷外。

陳平安抱拳笑道:「讓董侍郎久等了。」

董湖方才瞧見了街上的一襲青衫,就立即起身,等到聽到這么句話,更是心弦緊綳。

而這個身份極多的年輕人,第二句話,更是讓董湖心情復雜,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憂心。

因為陳平安笑著說了句,「勞煩董侍郎回宮稟報一聲,真心要聊,就讓那婦人親自來這邊聊,不然我就要去她家做客了。」

董湖輕聲問道:「真要如此?」

陳平安轉過頭,望向那個好像在打盹的年邁車夫,問道:「看我不順眼?」

董湖一個頭兩個大,那車夫從頭到尾,就沒看你陳平安一眼半眼的啊。

老車夫睜開眼,淡然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陳平安笑眯眯道:「果然,是當年第二個開口的前輩。」

老車夫扯了扯嘴角,「練練?」

陳平安剛要說話,猛然抬頭,只見整座寶瓶洲上空,驀然出現一道漩渦,然後有劍光直下,直指大驪京城。

陳平安就知道當時主動離開客棧,是對的,不然挨打的,肯定是自己。

因為出劍之人,是那個趴在桌上越想越煩的寧姚,結果就瞅見了這個倚老賣老的車夫,練練,練你媽-的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