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只是修道牆(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082 字 2023-05-03

「現在整個柏林的下水道和電力還是一體的么?」謝洛夫意有所指的問道。

「是的,畢竟是一個整體的城市,我們也沒有和美英法三國進行分割!」謝洛夫的問題得到了西方集群參謀們的肯定回答道。

這樣啊!謝洛夫帶著捉摸不定的微笑道,「好了,今天的檢查就到這里!我也要回到駐地想想辦法,謝謝紅軍同志們今天陪著我無所事事的閑逛一天……」

這幾天的檢查不是毫無成果,謝洛夫見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那就是一些地方堆砌著為數不少的建築材料,包括磚石、鋼筋和鐵絲網!這表明謝洛夫的德國同行們背著蘇聯在做一些准備,只要局勢發展到蘇聯坐不住的時候,民主德國等待蘇聯點頭認可,歷史上的柏林牆就能在短短時間內迅速建成。

事實歷史上赫魯曉夫對柏林牆的迅速建成也大感意外,完成這么大一個工程卻只需要這么短的時間,說明了民主德國在這方面已經早有准備了。

謝洛夫對這件事情的發展持冷眼旁觀的態度,人家德國人自己都能下得起這個決心,他一個沒有利害關系的蘇聯人,自然更加無所謂。搞不好還要推波助瀾一下,謝洛夫來到柏林可不僅僅如果當一次包工頭子,如果是過來修牆那是個人都能做,他只需要提一個建議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親自過來。

人的需要無非是衣食住行,冷戰之所以蘇聯處在比較吃力的位置,就是因為二戰剛剛結束蘇聯遠遠沒有恢復到戰前的實力,本土沒有被打擊到的美國就bī迫蘇聯在處在劣勢的情況下不得不應戰,連個發展經濟的時間都沒有還要維持對抗的局勢。連作為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蘇聯都是邊發展邊迎戰,更何況自己這邊一水在二戰中遭到重創的兄弟國家。

具體到柏林這邊的局勢,財大氣粗的美國用過馬歇爾計劃扶持了這些國家恢復,讓那些本來基礎就比東歐qiáng得多的國家迅速恢復,造成了和蘇聯這邊對比的反差。

後來的冷戰結果,往往有人用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來說事,卻無視這場爭斗從剛開始就是不公平的,結果也不是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而是一群本來就是帝國主義列qiáng的國家戰勝了一個勉qiáng不算是窮國的蘇聯和一群窮國。

當天晚上謝洛夫的桌子上就出現了柏林的電路網絡圖和城市下水道網絡圖,柏林年降雨統計圖、以及柏林周邊的河道地圖,「修一道牆太簡單了,我要讓西柏林成為一個死城,成為一個讓對方失血的據點,想要繼續占領必須要付出現在幾倍的代價……」

西柏林就像是一個民主德國境內一個不應該出現的東西,可以用一個建築規劃區的釘子戶比喻,謝洛夫要做的事情,就是斷水斷電、讓流過柏林的兩條河改道、重新規劃柏林的電路網、重建地下水道,而不僅僅是修道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