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談判(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570 字 2023-05-03

摔鍋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情六處的身上,並不是謝洛夫有偏見故意這么做的,而是完全下意識的行為,蘇聯一旦在某個地點受到了不明勢力的阻礙,幾乎不用任何情報就能聯想到英美兩個國家的身上。

這顆星球能對蘇聯造成阻礙的國家屈指可數,法國人正在忙著阿爾及利亞戰爭不會這么閑,中國距離非洲太遠,完全處在有心無力的狀態,況且目前中國完全沒有理由這么干,正好蘇丹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簡單的分析之後這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英國人,可能是對我推翻了親英的政府不滿吧!」阿布德將軍非常認可謝洛夫的判斷。某些時候非洲這些政變之後選擇蘇聯,並不是多么偉大高尚,而是因為前任政府已經選擇了一個老大,而他們上台之後為了表明自己和前面的政府不同,才改換門庭投入了蘇聯的懷抱,說起來一點也不復雜,阿布德將軍選擇蘇聯作為靠山也有這方面的意思。

揮手讓人把這些繳獲的武器收回去,一行人幾乎在官邸中閑聊,不要以為這些貧窮的國家沒有富人存在,在窮困的地方只要有階級這個東西存在,就不會缺少為富不仁的家伙。蘇聯給蘇丹這個國家帶來最大的改變,首先就是富人和軍人這兩個階層。

但阿布德將軍不要以為所有事情都一帆風順,他可能忽略了一件事情,蘇聯還是目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老大,每次對外援助的時候,同時也會帶來另外一件東西,革命思想。

顯示蘇丹這種實力不qiáng,軍力一般、社會矛盾非常突出的小國,一旦被蘇聯施加影響,革命的思cháo就會馬上擴散,蘇丹之所以還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謝洛夫在克制這方面的工作,暫時不會對蘇丹下手,但這個暫時是多長時間,可沒人知道。

至少謝洛夫看見總是穿著長袍的阿拉伯人,還有為數不少的清真寺,只能克制住心中輸出革命的想法,比起蘇聯歷史上心急火燎遍地撒網式的輸出革命,從成本上考慮謝洛夫更加願意緩慢的經營,這樣就不會出現支援出來一百支游擊隊,卻沒有一個能奪取政權的結果。蘇聯確實很qiáng,可這么放血也放不起。

來到喀土穆的頭幾天,謝洛夫很是悠閑地跟隨著阿布德將軍到處看看,聽著對方炫耀自己治理蘇丹的成績,在謝洛夫的勸告下,瓦莉婭也沒有繼續問什么叫流浪者、什么叫失業這種很讓對方難堪的問題。

終於到了正式談判的日子,從喀土穆的游盪的日子,謝洛夫雖然一直在無所事事的跟著阿布德將軍游盪,卻不代表整個代表團閑著,在蘇丹的蘇聯大使館特工、還有援助蘇丹農業的專家一直都在工作,蘇聯代表團在仔細的了解蘇丹的真實情況,制定在談判中的策略。

在到達喀土穆的第五天,蘇聯代表團和蘇丹軍方的談判開始了,能不能解決蘇聯的糧食問題,就看代表團的談判成績了。在謝洛夫看來糧食問題肯定能解決,至於蘇丹軍方要蘇聯提供那些產品或者援助作為交換,這點則無法預料。

雙方的談判地點定在蘇丹的總理府,在三年前,這里見證了一場第三世界國家的常態現象,軍事政變。成功的阿布德將軍把蘇丹總理全家殺光,銀白sè的地磚縫隙中,說不定就曾經被鮮血浸透過……(未完待續。)

ps:讓主角去蘇丹,不就是為了把八十一國大會略過去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