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軍事會議(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634 字 2023-05-03

這就是蘇聯迫切需要找一個國家和自己互補的原因。但只搞輕工業不搞重工業就像是一個人只有肉沒有骨頭一樣,蘇聯需要一個比較qiáng大,但不能太qiáng大的國家,最好還不和自己接壤,這點歷史上蘇聯選擇了印度,而謝洛夫准備選擇印尼。

哪怕是想想蘇聯和印度並肩作戰的場景,謝洛夫都能在心中涌起深入骨髓的絕望。那個有聲有sè的大國,還是讓美國人去扶持吧,希望美國人都用自由和富裕把印度改造好。不過以謝洛夫估計,在援助這方面遠沒有蘇聯有節cào的美國,肯定不會像蘇聯這么盡心盡力的教印度人東西。

「好了,基本上沒有問題了,明天我要參加國防部的軍事會議,你們把到了蘇聯的貨物運下來然後按照名單分發給全聯盟的同志們就可以了!」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謝洛夫把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給謝爾久科決定,他該去軍事管理總局開會了。

參加國防部的會議也正常,不論是克格勃的內衛軍還是邊防總局的邊防軍,都是蘇聯武裝力量的一部分,從原則上來說只是指揮機構的不同,紅軍系統的軍隊歸國防部指揮,克格勃指揮的內衛軍和邊防軍對內的成分多一些,可一旦涉及到軍事會議兩部分都是蘇聯武裝力量,自然可以和國防部的老元帥們見面。

出席這次軍事會議的克格勃人員,有第一副主席謝洛夫、軍事管理總局第一副局長羅曼、邊防總局局長澤里亞諾夫中將、民防部隊司令謝米爾特羅夫。相比較於這次會議的國防部星光熠熠的將帥,克格勃這邊的光彩雖然黯淡了不少,也主要以聽從國防部元帥的意見為主。

除了國防部和克格勃的參加者之外,還有第二書記科茲洛夫、勃列日涅夫和烏斯季諾夫、其中烏斯季諾夫作為一個軍工企業的干部出身,雖然名義上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但也是徹頭徹尾的軍工企業的代言人,他的意見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我們相應黨中央的號召,在裁撤紅軍一些士兵之外,同時加qiáng了紅軍和內衛軍、邊防軍的素質建設,新投產的裝備保證了我們蘇聯的武裝力量不會因為裁撤一些士兵而下滑!」烏斯季諾夫面對一水的蘇聯軍方的掌控者侃侃而談,「一九六零年度,我們的重裝備投入部隊的情況是這樣的,t54坦克一共入役兩千八百輛、同時年內改裝完畢適合核戰爭條件下的裝甲車四千輛,今年各大企業生產地對地導彈和防空導彈兩萬枚,算是初步的支持了蘇聯紅軍的大縱深突擊理論,如果我們對北約開戰,不知道元帥們有沒有初步的構想?」

「同時,我必須qiángtiáo一點。對於新型坦克的設置我們已經有了眉目,同時定型的新型裝甲車也已經通過了政府的認可,將會馬上投產,到時候將會進入紅軍服役!」烏斯季諾夫很是自負的把自己的話說完,然後看著這些國防部的元帥。

謝洛夫歪著頭想著烏斯季諾夫的話,如果沒有猜錯的話,烏斯季諾夫口中的新型坦克和新型裝甲車應該就是後來的t62坦克和bmp-1步兵戰車。bmp-1步兵戰車先不提,就是用以取代50年代的Бtp-50Пk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t62完全就是一個驗證技術的過度品,遠遠不是可以信賴和北約打大戰的坦克,別看t62兩萬輛的生產數量還算湊合,這點從t62坦克從來沒有在西方集群中服役就能看出來。一輛新型坦克沒有在冷戰的最前線部署,說明蘇聯紅軍對這個半成品坦克也沒抱有多大的希望。在t72坦克服役之前,西方集群這個蘇聯紅軍的最qiáng集團用的是t54坦克。

t62坦克部署的方向不過就是高加索和遠東地區,這都是蘇聯面對的次要地區,可見t62坦克在紅軍眼中的地位也就是那樣,烏斯季諾夫等到t62服役之後估計也會失望的。

烏斯季諾夫發言之後,因為謝洛夫出現而大難不死的戰略火箭軍司令涅傑林元帥開口介紹了國防部的對歐洲作戰計劃,因為洲際導彈爆炸背上了處分的涅傑林沒有被打擊到,和一個處分相比,他今天能站在這里已經算非常幸運了。

簡單來說涅傑林元帥的主體思想就是,在應對戰術核武器打擊的同時,准備戰略核武器的反擊,在這個介紹當中,核武器不是用不用的問題,而是用多大的問題。這就要考慮到蘇聯坦克集群的三防問題,如何在核戰爭中繼續作戰的問題會成為蘇聯紅軍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恰好謝洛夫知道,既然參加了會議完全提出這方面的意見。

「對於這件事情我的意見是個人式三防裝置,乘員佩戴的防毒面具用導管與濾毒通風裝置相連,空氣被凈化以後,再供乘員呼吸。超壓式三防裝置,乘員不必佩戴面具,濾毒通風裝置將wū染的空氣凈化後送入密閉的乘員室,並形成超壓,阻止wū染的空氣從縫隙進入車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