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古巴集群(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613 字 2023-05-03

「這些大樓里面,有些部分其實只是四面牆組成,頂部只是用鐵皮封住的蓋子,需要的話可以隨時打開,工程已經差不多完工了,反正只是一批偽裝工程,你們就不要指望他們多結實了,至於另外一邊則是真正的大樓,圖紙是從盧比楊卡拿來的,藍本則是喀山綜合監獄!那些地方可以作為士兵們的駐地,也可以作為關押律賊的監獄,一房多用。」這里的負責人給安東涅茨中校和伊賽揚斯基少校介紹著駐地的情況,讓他們盡快適應這里的環境。

走進去之後,安東涅茨中校大吃一驚,因為這里完全就是一個導彈發射架,只不過外面用磚頭和水泥建起了一座大樓的殼子。顯然這里的工程是在等待這一天。

「半年前我們的第一副主席曾經秘密來到古巴考察,這就是他給我們的要求,現在你們從本土來到的古巴,我才明白這些東西到底是什么用的。」說到最後負責人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現在我明白了一件事,為什么我在學校上學時候,老師總叫我要多想一些東西。」

導彈發射架是現成的,只有真正見過導彈如何發射的人,才能把這個東西制造出來,只有到了一定地位的人,才能把計劃實行,這兩點謝洛夫都具備,於是就這么愉快的開始了。

導彈發射架建立在遠離城市之外的地方,才能保證最大的安全,但這座基地並不是這樣,這里距離旁邊的小城並不遠,這是基於隱蔽性的考量,距離人流太遠的地方就顯得十分扎眼,容易被近在咫尺的美國人發現,如果不是害怕走漏消息,謝洛夫剛剛開始的時候是准備把這些工程直接放在城市中心的。至於會不會出現事故,到不再他的考慮范圍之內,反正這又不是蘇聯本土,為了完成計劃,必要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連卡斯特羅兄弟都敢和美國人對抗,那作為一個外國人的謝洛夫有什么害怕的?

進入七月份之後,蘇聯和古巴的聯系似乎正在慢慢升高,從六月到七月的一個月時間中,蘇聯已經把將近一半的人員送到了古巴,為了小心防止走漏消息,從七月份開始將是每三天啟程一只船隊,直到所有准備完成。

「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只要美國人沒有拍到我們的核導彈確切照片,那他們就不能對我們和古巴的緊密聯系指責,懷疑沒什么,這是一個講證據的年代,我們是蘇聯,不是某個不知名的小國,美國人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不敢栽贓我們。」克里姆林宮中央主席團的會議上,謝米恰斯內做出了這種論述報告。

「只要我們在美國人沒有反應之前部署完成,就具備了和美國人同歸於盡的能力,到時候我們就可以談條件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談,還是那句話,絕不能讓美國人找到證據!」謝洛夫很期待的說道,「美國人從不能證明自己國家安全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失去了心里的屏障,其實這比任何別的效果都更加重要,楊基佬終於發現,美國的地理位置不會在成為保護自己的決定性因素,這種心理波動可以讓以後蘇聯很多行動都比較容易……」

兩人的論述表達了隱蔽的重要性,目前為止蘇聯的隱蔽工作進行的非常成功,這方面克格勃的駐外特工嚴密的對違反紀律的士兵進行監視,而且人員和導彈分離的運輸方式,也有一定的作用,總體而言如果以這個頻率慢慢的進行准備,雖說耗費的時間長了一點,但確實是最安全的辦法,只要保證成功率,時間長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

就在今天,赫魯曉夫終於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准備組建古巴集群,任命伊薩?亞歷山德羅維奇?普利耶夫大將,為古巴集群司令,統領所有古巴蘇聯駐軍。這個年代蘇聯最不缺發的就是一個各方面都能服眾的軍人,普利耶夫大將參加布達佩斯戰役和布拉格戰役。德國投降後,轉tiáo外貝加爾方面軍,在遠東戰役中,又因指揮蘇蒙騎兵機械化集群有功,使所部成為在艱苦的山地荒漠地條件下實施運動作戰的范例,再次榮獲「金星」獎章。因在對德**隊及粉碎日本帝國主義軍隊的作戰,顯示了高超的指揮藝術。其率領的部隊在整個衛國戰爭中,受到最高統帥二十次通令嘉獎。

普利耶夫大將在全體中央主席團成員的見證下接受命令,出任古巴集群司令,保證自己將馬上出發前往古巴。不過古巴集群是秘密組建,目前還不適合公布。

「按照歷史上的時間,如果不變的話應該還有三個月的准備時間!」謝洛夫閉著眼睛想了一下,覺得三個月的時間足夠蘇聯進行准備了,畢竟他已經把很多准備工作都做完了,國家需要的僅僅是tiáo兵和運輸,建立導彈基地已經沒這么大的工程量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