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謝洛夫種地(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544 字 2023-05-03

是不是應該以同道中人的身份提醒一下格里申,想想還是算了。他喜歡女人自然而然的體香不代表別人也喜歡,沒准人家格里申就喜歡這個tiáotiáo也說不定。其實謝洛夫更加想要問的是,格里申怎么就敢直接在自己的辦公地點玩這個tiáotiáo,要知道謝洛夫知道都不敢。

「大事,糧食供應運輸么?」格里申愣了一下說道,「克格勃最近在tiáo查浪費問題,很多同志已經聽說了,你們關注的問題還是真多!」

「沒辦法,我們的自然條件就是這樣,在不提高一下效率和避免浪費,可能損失會更多!」如果不同意謝洛夫總是把農業問題推到天氣上面,誰大可以去西伯利亞試試種水稻,看看到底是什么結果,可能也就靠近黑龍江的濱海地區可以這么做,剩下的地方都是圖樣,世界上種植水稻最高緯度的地方是中國的東北,再者蘇聯的人民主食是面粉,大米需求不高。

蘇聯的農業問題單獨憑借自己解決,肯定是不行的,現在謝洛夫真的准備派人去濱海地區考察種水稻了,就當是為了蘇聯人民食譜的多樣化努力。

實驗嘛,六十年代是蘇聯各種發展思想激烈碰撞的時期,謝洛夫打著實驗的幌子絕對不會受到阻撓的,根據兩年前通過了新的《蘇共綱領》。「二十二大」決議和蘇共新綱領提出了以擴大企業權限、加qiáng經濟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和各種經濟杠桿以及加qiáng經濟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改革思想和方向。

還有利別爾曼經濟博士的建議,對長期存在的以上級計劃的完成情況為出發點評價和獎勵企業的作用持否定態度。建議根據企業的技術經濟條件規定計劃贏利定額,以此作為評價企業工作效果的唯一可靠基礎。國家只給企業下達按品種的產量任務指標,在產量品種計劃經過協tiáo和批准後,企業有權自行編制本企業的計劃;企業根據統一批准的隨贏利率而變化的獎金比率表,提取各種統一物質鼓勵基金,同時擴大企業利用獎勵基金的權限。這樣,企業也能參與利潤分配,有利於克服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利益矛盾、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積極性。

所以說文件一直都存在,謝洛夫也准備想要找一塊地方去實驗一下,地點就定在黑龍江以南、烏蘇里江以東的地區,在今年開春開始找一塊地方去試驗試驗,而他最為熟悉的地理環境就是林業地區,選擇那里也有一定的把握。

「關於在濱海邊疆區進行實驗田的決議,我們先掌握那里的氣候、水文資料和土地利用率、森林占有率和耕地的統計,到時候在准備條件都充分的情況下,再向中央主席團進行請示,對了不要過多的破壞當地的環境,很多野生動物比如西伯利亞虎,我們可以抓捕它們放到區域之外,還有就是濱海邊疆區有一種質地特別堅硬的木材,比鋼鐵還要硬,這種樹木要注意保護!」謝洛夫在克格勃主席團會議上,對著國內防諜總局局長謝爾久科中將侃侃而談,謝洛夫本人了解的東西本來就不多,有這種機會當然要多說幾句。

到時候他還要找人去要很多的機械化設備作為開荒用的機器,同時建立起來集體農庄。蘇聯找不到太多人去做農民,只能用集體農庄模式建立農場。再說誰說這種模式就是落後的?集體農業機械化本身就是大勢所趨,利用大規模人力發展農業才是不得已而為之,後世東北大豆被美國大豆吊打,可以從一個例子上說明這個問題。同樣數量的大豆,美國農業的成本遠遠比中國要低,那就是現代化農場對傳統農業的碾壓優勢,東北已經是集體化最qiáng的地方,換做別的地區估計農民都要上吊了。

「還有就是大家都知道,我國的農業問題一直都比較嚴重,在民用糧食儲備的建設階段,我們克格勃的常規工作中應該加上一條,那就是監控世界范圍內谷物市場行情,任何國家不論是美國還是法國、亦或是加拿大、阿根廷,都在我們的監控范圍之內,當地的糧食漲勢怎么樣,有沒有自然災害、本國的糧食價格、運輸的成本、我們都要tiáo查,每個月送回來一個tiáo查報告,對於世界糧食的監視問題,從今年開始將作為一個基本工作!」謝洛夫伸出手指qiángtiáo道,「就和滲透和反滲透一樣,成為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沒有記錯的話,今年蘇聯的糧食生產會因為氣候出現問題,實際上這是蘇聯歷史上谷物進口首次大於出口,和以往蘇聯進口用於畜牧業的飼料不同,今天的蘇聯進口的真是給人吃的糧食。但這也不是不能克服,今年不是已經和印度簽訂了農業互助條約了么?應該不會像歷史上那樣用黃金去國際市場買糧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