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誰才是接班人(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578 字 2023-05-03

考慮到中東地區宗教氛圍太濃厚,謝洛夫回想了很多歷史經驗加上克格勃記載的成功行動資料,定下了怎么讓伊拉克共產黨更加有戰斗力的辦法。在阿塞拜疆的訓練營當中,所有條件和訓練qiáng度以及訓練課程,伊拉克共產黨派過來的外國同志完全享受著個克格勃特工受訓一樣的待遇,對於來到蘇聯的伊拉克學員,謝洛夫完全以國際主義jīng神能給的全都給了,生活條件甚至比蘇聯本國的人還要好。

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伊拉克共產黨未來要反水,可能克格勃的特工在中東就要面對自己的徒弟挑戰,可能還沒有什么好辦法。對於受訓的伊拉克人這次他真的是毫無保留。

成果是非常顯著的,伊拉克共產黨的黨員又少了一萬人,但地下黨的人數增加了兩萬,同時已經先期回到伊拉克的受訓人員也在工作,一方面是幫助伊拉克共產黨建立遍及全國的情報網絡,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借著伊拉克低qiáng度內戰的環境,進行肅反工作。

對於伊拉克共產黨表面上人數越來越少的趨勢,美國人非常滿意,因為從表面上來看其實聲勢最廣的是教派武裝,而軍力最qiáng的則是政府軍,第一總局的特工時不時進入某個聖地制造一起爆炸事件,讓教派武裝更是群情激奮,有五分的力量卻有十分的嗓子,看起來聲勢相當高漲。

相反很多資產階級政黨甚至包括共產黨在內的****政黨,似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這也很正常,他們喊口號哪有以宗教名義喊口號吸引人呢?

這個年代美國對中東很重視,但還沒有重視到後來這么重視的地步,因為這個年代還沒有石油美元這種概念,布雷斯頓森林體系在美國跳越南這個坑的之前還相當穩固,雖然上次出現過一次波動,但時間已經過去三年,看起來美元相當的穩定。

等到布雷斯頓森林體系維持不下去了,美國需要石油美元的時候,才會把中東重要性在提升上一個檔次,從六十年代的中東各國態度來講,以sè列當然是美國的鐵桿盟友,排第二的則是伊朗的巴列維王朝,至於沙特和那群酋長國,雖然比較討厭無神論的蘇聯,但和美國也就是不溫不火的態度,對於以sè列仍然充滿了仇視,不要說現在,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沙特都不承認以sè列的存在,兩國也沒有外交關系,只不過美國國力太qiáng能壓住讓兩國不至於起沖突。

六十年代的沙特還沒有後世這么的親美,所以短時間內美國還不至於把目光放在中東上,中東的阿拉伯國家中的軍事大國都和蘇聯關系不錯,如果不是伊拉克已經亂了,而且准備對伊拉克共產黨動手,按照歷史發展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和蘇聯關系也比較融洽。

在美國沒有投入巨大力量進入中東之前,蘇聯在伊拉克搞搞文章是可行的,模式則是後世阿富汗共產黨推翻達烏德的模式,努力發展地下黨員建立單線聯系。也就是說用克格勃的潛伏滲透辦法來達成目的,這就是克格勃費盡心力訓練伊拉克人的目的。

然後就是土耳其方向的情報匯報,一個新的名次吸引了謝洛夫的注意,庫爾德共產黨。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出現的,但從第一總局的報告上來看目前還很弱小,而且還引起了安卡拉的注意,開始著手准備取締工作。

只是看了一下謝洛夫就略過了土耳其的情報分析,對於土耳其不需要進行評估,這件事上態度是不會變的,那就是只要消滅土耳其能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什么手段都行。庫爾德人當然也不干凈,世紀初迫害亞美尼亞人的事件中,庫爾德人也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手中也沾了不少亞美尼亞人的鮮血。

這都沒有關系,只要庫爾德人願意tiáo轉槍口把在亞美尼亞人身上做的事情,從土耳其人身上重復一遍,謝洛夫願意把庫爾德人洗干凈。把亞美尼亞人的遭遇全部推到土耳其人身上去,把庫爾德人打造成一樣的受害者,這都沒什么,正義不是不重要,如果後面還有更大正義等著,那不是更好么?

蘇聯中央委員全體會議的日子已經定下,到時候謝洛夫也會參加,會議上蘇聯的中央委員們唯一關心的問題是,在科茲洛夫倒下之後,誰會變成赫魯曉夫認可的第二書記。(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