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竊聽計劃(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563 字 2023-05-03

後世新聞集團卷入過一個丑聞,2002年3月的一天,英國一位名叫米莉?杜勒(millydowler)的13歲女孩在放學路上失蹤,引發英國警方的大規模搜索行動。6個月之後,杜勒的遺體在一片樹林里被找到。2011年7月有報道稱,當時受雇於《世界新聞報》的私人偵探竊聽了杜勒的手機語音信箱。該偵探刪除了部分竊聽過的留言,給杜勒家人和警方留下了杜勒仍然活著的假象。

此事一經曝光公眾一片嘩然,自此引發了《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的風bào,很短的時間之內新聞集團(《世界新聞報》的母公司)的擁有人默多克被卷入到風bào核心,

最後的結局,好像在謝洛夫的腦海中,默多克本人似乎沒受到什么影響。這件事情現在以克格勃主席的角度來想,證明了一件事情,只要有錢有勢力,出了問題也是可以壓下去的,再者就是新聞這種行業,是一個完美的竊聽部門,甚至比克格勃的第七總局和第八總局還要更加自如,更關鍵的是人家沒有這么大的目標。

以第七總局和第八總局來說,蘇聯的干部都知道那兩個總局是個什么部門,而英國人就不知道一些私營的傳媒也同樣做這件事,這多好啊,還能假裝一下自由傳媒言論自由。

當然還要聽一下專業的人士來解答,把兩個總局局長叫過來,謝洛夫准備專門學習學習新聞傳媒的欺騙性。

「如果真有一個這種部門的為我們所用,那簡直是連命運都站在我們這邊!」監視tiáo查管理總局局長舍瓦廖夫一聽到這個設想就眼前一亮,開始滔滔不絕的訴說著這其中的好處。

謝洛夫小jī啄米一般的點頭,專業的就是不一樣,自己只不過提出一個概念,就讓這位專家滔滔不絕,不過也對,敵人往往了解你本身的弱點在哪里。這套招數可以利用在英國的身上,但在蘇聯身上就不好使,因為蘇聯有新聞管制,有再多的錢也不能涉及到這個領域當中,更何況蘇斯洛夫把控一切,如果誰以為灰衣主教好欺負,那大可以試試。歷史上連安德羅波夫都扛不住,謝洛夫想不到其他人可以,難道比安德羅波夫長得結實?

在蘇聯國內,知識分子一直是可用但必須防范的人群。蘇聯的知識分子專指文人,而那些從事科研的人被稱為科技分子,與知識分子完全是兩碼事,這不僅僅是稱呼的問題。凡是都有例外,戈地圖是標准的知識分子出身,他是莫斯科大學的法學博士。他的爺爺和外公在斯大林時期,因為大清洗運動而被處決。他年輕時也喜歡說政府的壞話,他明白取悅知識分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說話,於是蘇聯沒了。

「知道了,舍瓦廖夫局長,和你的談話讓我認識到了很多事情!」把自己記錄的東西放在抽屜中,謝洛夫一副受教的樣子,讓舍瓦廖夫中將回去。

英美的特殊關系讓英國成為美國最信任的歐洲國家,但有一個詞叫燈下黑,往往自認為最堅固的地方最容易出叛徒,這倒不是謝洛夫在胡思亂想,劍橋五傑可以作證。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你要什么我都幫你!」想到這里,謝洛夫開始撰寫如何發展傳媒公司的計劃,不過主要是舍瓦廖夫中將的功勞,這份計劃克格勃會做出配合。首先為了讓伊麗莎白泰勒打開知名度,謝洛夫要在一些方面幫一下這個女人,蘇聯足球隊是別想了,不過南斯拉夫、匈牙利這些足球隊倒是可以開放一下。

這個年代南斯拉夫、匈牙利還都是世界qiáng隊,不利用一下簡直對不起自己。尤其是在西方和蘇聯之間中立的南斯拉夫,應該更容易取得突破。說不定英國人還會認為這是伊麗莎白泰勒取得的一個偉大勝利,讓自己的公司成功的進入到了鐵幕的另一邊。要知道第一個取得這種突破的應該是百事可樂公司。

謝洛夫一鼓作氣把整套計劃全部寫完,長長的吐出一口氣,把謝爾瓦諾夫召進來,加密文件送出去,狠狠地說道,「英國人,不要得意,有一天你們就知道,蘇聯老大哥看著你絕對不是一句空話。」有句名言「老大哥在看著你」。老大哥作為大洋國和英社的首領,在一九八四小說中自始自終沒有出現,老大哥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權力的象征,很好,英國人的願望一定會實現。(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