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戴高樂(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525 字 2023-05-03

美國希望繼續充當西歐的領導者,而法國的獨立傾向使得美國在爭取法國支持最終失敗的情況下,不得不甩開法國,並減少法國對其他盟國的負面影響,保持大西洋聯盟的穩定。

經濟上的援助和政治上尤其在阿爾及利亞問題上雙方的沖突。到美蘇緩和苗頭的出現、歐洲經濟一體化、美國國際收支的惡化和黃金的外流、以及戴高樂上台後的獨立政策的實行都迫使美國根據在歐洲局部利益和形勢的變化作出了相應tiáo整。

對於戴高樂,美國各界政府當然都是討厭的,可法國的重要性,以及法國內部法國的力量,不得不讓美國在某些地方對戴高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經濟方面:美國加qiáng經濟的滲透,迫於自身國際收支的惡化,停止對法國的經濟援助,重點防止法國的美元攻擊,核方面:美國拒絕對法國核武器的研制技術性的幫助,只是附帶條件的核原料,並通過多邊核力量計劃企圖把法國核力量納入美國的控制,遭到法國的拒絕,最後歸於失敗,法國獨立核力量部分實現。

軍事方面,美國一方面采取避免與法國沖突的保守政策,盡量減少法國的行為對北約效用和一致性的影響。另一方面開始加qiáng沒有法國的聯盟團結,以對抗蘇聯。

可以說從戴高樂上台以來,已經找了美國數不清的麻煩,不過東歐的蘇聯虎視眈眈,美國不能對法國怎么樣,所以才出現美國每次被法國找麻煩,只能被動應對的局面。

蘇聯的因素也很重要,戴高樂不可能當做沒有看見法國的存在。隨著美蘇關系的松動,西歐國家對蘇政策也有所tiáo整。戴高樂上台後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法蘇關系更是明顯改善。在國際共運中,赫魯曉夫上台開始,各國紛紛探求與蘇聯模式不同的、適合本國特點的社會主義道路。所有這些,都為法共擺脫蘇聯模式的羈絆比較寬松的環境。作為西歐中與蘇共最為密切的法共,開始走上緩慢而謹慎的探索之路。

在波匈事件之中,法國雖然收到了一些波及,但馬上蘇聯後續的處理也算干凈。而且那次風波僅限於兩個東歐小國,沒有波及到蘇聯。所以現在法國勢力仍在,在法國社會有著qiáng大的號召力。而且法國和蘇聯的親密程度,甚至比意大利都更進一步,這都是讓戴高樂頭疼的地方。

對於美元,戴高樂是深惡痛絕的,而且他最早發現了美元的問題,至少從西歐國家當中是最早的,三年前他就看出了布雷斯頓森林體系不穩定,尋找機會拿著美元換了一批黃金,但那時他遭到了美元的反擊,所以沒有占多少便宜。現在越南戰爭進行當中,美國的軍費已知在提升,一直注意著美國經濟情況的戴高樂忽然發現,布雷斯頓森林體系似乎在搖搖欲墜。僅僅越南戰爭美國就打掉了八千億美元的軍費。

對待美元的態度,法國一直都走在最前沿,古巴危機那年,法國某報紙說,戴高樂總統應該時刻准備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這張外交王牌,通過向美國黃金而對其施壓。美國政府對此頗為重視。三年前法國拿出美元儲備黃金,被美國把風cháo打壓下去。而這次戴高樂准備找一批大的,聯絡一些和法國關系不錯的國家,一起終結美元的地位。

就在美國和北越溪山大戰的時候,戴高樂覺得是一個好機會,可以動手了。時間不長,法國各大銀行的行長來到了總統府,他們也不知道總統有什么事情找他們,但隱隱覺得應該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這次戴高樂和法國各大銀行的行長,一直討論到了深夜,時機和盟友,以及資金貯備,美國的債務情況,甚至正在進行中的春季攻勢,來尋找有利的時間。布雷斯頓森林體系和美元的發行量沒什么關系,不然美元的發行量早就遠遠超過黃金的數量了,主要是美國的債務問題,美國的債務和多印刷美元,才會對黃金產生影響,持有美元、美國國債和美元的票證,都可以去美聯儲領取黃金。(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