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進攻和緩和(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591 字 2023-05-03

有這種消息渠道的勃列日涅夫,除了對謝洛夫本人親自cào作的事情不太了解之外,對其他通過克格勃主席團下達的命令和工作,都很了解。畢竟謝洛夫也無法在克格勃一手遮天,哪怕他知道誰是勃列日涅夫的人,也必須給予尊重。

就拿齊涅夫來說,這個人早在進入安全機關工作的時候,謝洛夫才是一個小小的加盟共和國內務部部長,齊涅夫做局長的時候,幾乎和謝洛夫進入內務部是同一時間。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謝洛夫都屬於是後來居上。

「那我就來談論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如果同志們有不同的意見,可以隨時提出。」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道,「戰後獨立的亞、非、拉等前殖民地國家也已經成長起來了,而這些已經成長起來的第三世界國家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反對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這是我們可以cào作的地方,目前的輿論環境對我們蘇聯是非常有利的,蘇聯必須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做出決定性的作用!這是我們的使命和任務,而作為這個國家的領導者,我和在座的同志們,不能回避這個作用,不知道同志們同意不同意。」

「當然了,我們還是要同時推行緩和政策,這也算是對第一書記政策的一種持續。其實這並不矛盾,在完成偉大的目標之前,我們同樣可以借用一下敵人的力量。」勃列日涅夫彈了彈煙灰道,「首先我們確實和美國的經濟有一些差距,而且此時的環境對我們是有利的,我們完全可以借助這種環境,讓美國對蘇聯釋放出來足夠的善意,把現在已經可以看到的差距徹底彌合,當雙方的技術水准尤其是涉及到人民生活的產業完全抹平之後,我們更加有底氣的進行對抗,不知道同志們覺得怎么樣,如果不同意也沒關系,我們可以研究研究,再商量一下,大家都是同志,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

蘇聯經濟與西方的差距不小,希望通過與西方的合作,大規模的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來改造蘇聯經濟,縮小與西方的經濟差距。還有古巴導彈危機不僅僅是證明了赫魯曉夫火箭戰略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還說明了這時美蘇之間軍事力量的差距,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後對火箭戰略的修改和前軍事戰略的實施都需要一個平靜的國際環境做准備,在准備完成之前避免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發生沖突,是一種合適的考量。

而美國同樣希望和蘇聯和平共處,這點勃列日涅夫是可以確定的,美國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減輕和蘇聯對抗的壓力,畢竟在進行越南戰爭的同時,還要從歐洲前線維持大軍和蘇聯對峙,這並不是一個理智的舉動。

謝洛夫就知道,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兵力從七十年代開始,一直都是在縮減,直到把越南戰爭的內傷tiáo養好,才在里根時期重新制定了對歐洲的兵力進行了增加。

同時四年前成立的七十七國集團則推出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要求發展民族經濟,反對帝國主義的經濟剝削。這都讓勃列日涅夫看到了環境有利於蘇聯的地方。畢竟在這個時代,蘇聯的名聲簡直是好的不像話,如果不利用一下,勃列日涅夫也不配做這個第一書記了。

進攻性政策和緩和政策同時開始,當然在經濟上緩和政策主要是對准西歐國家的,而進攻性政策則是對准了美國,勃列日涅夫說完了自己的想法,中央主席團開始進行了討論,謝列平支持進攻性政策,柯西金支持緩和政策,勃列日涅夫覺得自己的兩個政策都找到了支持者,整個會議的氣氛在團結和友好的環境中,把蘇聯的未來戰略定了下來。

「伊里奇,中央主席團的人數是柯西金的人占優,謝列平則在安全機構、宣傳機構和組織機構中都有很多黨羽,我們不采取一些動作么?」會議結束之後,作為勃列日涅夫一直以來的戰友,基里連科很擔憂的說道。

勃列日涅夫通過窗戶,看著外面正在陸續離開的人,面sè平淡的回頭道,「安德烈,你要知道我剛剛成為第一書記,時間還不到半個月,目前新任的領導層沒有任何的成績,在這種情況下,廣大的干部們為什么要支持我呢?他們完全可以支持聲勢更大的謝列平。」

「有些事情,不能著急。」勃列日涅夫嘆了一口氣自語道,「有了成績才能得到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