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T80坦克(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565 字 2023-05-03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t62只是t54的深度改進型,並且在人機工程方面相比t54還倒退了。華約國家內部的分工及一體化程度遠高於北約,北約也只是要求各成員國的彈葯和關鍵通訊設備通用。而華約除了蘇聯外,其余國家研發武器裝備的實力有限,尤其是重型武器基本都是仿制蘇聯的,東歐各國的人民軍在某種程度上只是蘇軍的二線輔助部隊,對於二線輔助部隊來說,t54就已經足夠了。三是蘇軍其實對於t62並不滿意,t62在蘇軍中只能算是過渡型裝備,當時蘇軍寄予厚望的是t64和t72,這也就注定t62的產量不能跟t54和t72相比。

這次為了表示誠意,蘇聯拿出來的是在進攻土耳其戰爭中大放異彩的t72,主要是因為蘇聯的四大坦克制造廠已經在全力運轉,但是因為蘇聯的盟友已經很多,所以仍然供應不過來,這次會議之後,t72坦克會依次進入其他華約國家的軍隊當中。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烏斯季諾夫開始考察蘇聯的第五個坦克基地選址問題。蘇聯的四個坦克基地,兩個在俄羅斯、一個在烏克蘭、另外一個在中亞。第五個坦克基地的選擇上,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元帥認為,必須要在西伯利亞地區選擇。

「從西伯利亞選擇的話,會出現一些成本問題,但是比起t80坦克的高昂計劃成本,這已經不高了!」格列奇科元帥很淡然的說道,t80坦克的制造成本是四十萬盧布,比t64坦克高了將近三倍。

「在西伯利亞?那邊很平靜,尤拉說沒有威脅。」烏斯季諾夫面露思索的考慮道。

「只有他那種不是軍人的總政委,才會認為一個四百八十萬軍隊的國家沒有威脅。」格列奇科元帥哼哼道,「遠東的部署有些自大過頭了,萬一對方突襲西伯利亞鐵路怎么辦?」

「四百八十萬士兵?都部署到中蘇邊界上了?不過就是一百五十萬士兵。」謝洛夫不慌不忙的糾正,然後語氣一變繼續說道,「西伯利亞克格勃紅旗邊防軍加上紅軍也有六十多萬人,坦克雖然落後一點,但至少收拾t54的仿制品沒什么問題吧?數量更是整個中國的兩倍、武裝直升機、大口徑火炮、空中力量乃至核武器、我們都比對方要多。我真不知道國防部那種恐懼感從哪里來的?」

「可他們的士兵這么多,我們也應該防備一下。」格列奇科元帥換了一個口氣道。

「你也知道中國人多,所以我們就不能比較數量,比數量印度可以和中國比比,印度人一直摩拳擦掌准備收復東北部的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呢。」提到印度的時候謝洛夫沒有理由的氣勢一弱,但是很快掩飾住了。印度軍隊到底有沒有戰斗力,想要蒙騙格列奇科元帥似乎不太可能。

「然後我們就什么都不准備?」格列奇科元帥一副你小子是不是共諜的眼神問道。

「當然不是,先期准備是必須的,從現在開始確實要有所防備,就像我在高加索的准備一樣,在蒙古和遠東、以及哈薩克地區准備軍事物資、用五年時間一點一點的儲備完成。」謝洛夫想了一下道,「准備時間拉長到五年,具體到每一個車皮上,不會有任何人發現的。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隱蔽,這種進攻性防御就不需要用增兵的手段完成。」

「至於新的坦克制造基地,用來生產t80坦克的工廠,可以放在阿穆爾共青城。這種准備就足夠了。」謝洛夫必須適當的妥協,不然格列奇科元帥現在真的要懷疑他是不是共諜了。

阿穆爾共青城的坦克制造基地完成的時間,t80坦克也差不多定型了,可以直接在東西伯利亞投產,因為這個世界歐洲共諜比較多,t80坦克的成本已經下降了不少,從法國和意大利偷了不少技術的t80坦克可靠性比歷史同期高出很多,不會總出故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