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互相較勁(2 / 2)

大時代1958 青山鐵杉 1515 字 2023-05-03

很快,共青團真理報刊登了總書記遇刺,不對,是薩哈羅夫夫婦認識到了錯誤,公開道歉的報道,著重報道了認清帝國主義的一面,這是政府層面的宣傳。

而在暗處,坐鎮盧比楊卡的切布里科夫大將,按照總書記的命令,密切注視回到莫斯科的薩哈羅夫夫婦的一舉一動,尤其確保來看望薩哈羅夫夫婦的人,他們的社會關系,家庭背景,這些監視會記錄在檔案當中,用來下一次的行動。

在此期間,謝洛夫還合並了幾個蘇聯部長會議主席之下的幾個部門,比如石油工業部和天然氣工業部的合並,電子工業部和電機工業部,食品工業部和蔬菜水果工業部。這些相關聯的部門都在合並之列,這只是第一批。

這種事情可以慢慢tiáo整,就像是一年換幾個師長,換幾個州委書記,幾年之後就能把所有想要達成的目的達成,時間有的是,完全不需要放衛星來提升緊迫感。

同時關於謝洛夫和里根有可能在冰島會晤的消息,也開始在全世界包括蘇聯國內流傳,謝洛夫和里根兩人對這件事其實沒有多大的熱情,除了他們兩個,全世界都熱切的盼望兩人能夠見面一次,緩和蘇聯和美國已經持續五六年的緊張關系。

從里根上台之後,美國和蘇聯的關系就急轉直下,這讓七十年代緩和時期放松的歐洲人緊張感再次提高,蘇聯和美國一旦對抗起來,歐洲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戰場。歐洲人比誰都更加希望緩和,明明現在的日子過得不錯,為何要去死呢?當然移民如果老實一點就更好了……

而謝洛夫坐上蘇聯共產黨總書記的寶座之後,蘇聯和美國就像是一條鐵軌上的列車,朝著地獄之門不斷加速,本來一個里根已經夠頭疼了,謝洛夫上台更加讓雙方的火葯味十足。直到利比亞人質危機爆發後,兩個國家才稍稍弄出來了一點溫情。

趁著這個機會,法國和聯邦德國、東歐的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紛紛希望雙方能夠坐下來談一談。經過長時間的醞釀,現在看來是要出現成果了,全世界的媒體都在造勢,把這次的見面描述的無比重要。這種造勢也是其他國家的一個招數,把兩個國家的領袖架起來架到高處,這樣兩人見面之後怎么都要有一點成果的,至少不會會面之後很快又撕破臉。

所以哪怕是不願意,面對這種輿論,蘇聯和美國也必須要表態,還要做出我們是愛好和平的,有敵意的是對方,和平之門從來都沒有關閉等等……

表態是這么表態,實際上該做什么做什么,還在互相對著對手進行相關的准備。

比如現在的總書記,正在聆聽克格勃第十五總局,也就是重大工程建設局局長的匯報。第十五局從事的工作是設計、建造並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標,這些目標是為特殊時期,為一旦爆發軍事行動和發生其他意外情況時准備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區和蘇聯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絕對秘密商定的、供特別時期使用的目標。它們包括統帥國家和武裝力量的預備指揮所、不可或缺的儲備庫、政府通訊樞紐,以及其他在緊急狀態中支撐國家生活、保證國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職能的設施。

謝洛夫去過的極地烏拉爾基地,就是這個總局建造出來的。現在總書記在驗收一個新的戰爭指揮部,和兩個城市的地鐵,這兩條地鐵和莫斯科地鐵一樣,全部在地下百米。

這種百米地鐵從謝洛夫做克格勃主席開始,就已經成了蘇聯的標配,不夠深不給過安全審核,方便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用來保護大量民眾在核戰爭中生存下來。

「特大城市的地鐵,和一般城市的地下保護所,都要配備足夠的糧食和水。這些都是標配,組好打核戰爭的准備,我們才能避免核戰爭。一定要記住,就算是核戰爭,我們也要贏。」謝洛夫翻閱了幾遍報告道,「我相信你們的質量,等到我從冰島回來,會親自去看一次。」

蘇聯的地鐵深度,也有一定的自然考慮,蘇聯的凍土帶太多,俄羅斯百分之六十五的土地都有凍土層,大多數都是厚度超過三十米的永久凍土,不過就算是在不利的條件也有好處。比如凍土層本身抗壓能力就很qiáng,對地下很深的保護設施是一種天然保護。

如果讓全世界的人知道,他們大唱和平贊歌的時候,謝洛夫還在做准備確保蘇聯在核戰爭中獲勝,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在敵意上謝洛夫是不孤獨的,里根批准美國海軍集合四艘航空母艦在阿拉伯外海進行軍事演習。世界讓歐洲人炸窩,紛紛指責美國對和平沒有誠意。

「不過就是顯示力量么?」謝洛夫並不在意,一聲令下,蘇聯武裝力量集合三個集團軍,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地區同樣展開一場演習。哪怕就是談判,兩人也要先建立心里優勢,互相較勁的過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