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三十七章 大雨來了(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44 字 2023-05-03

王廣心里又是惱怒,又是憂懼,只覺得仿佛遇到了晴天霹靂!

但房屋外面還下著雨,既不是晴天,也沒有閃電。

王廣手里拿著竹簡,在房間里來回走著,急促的步子,仿若他此時焦急的心境。雨聲打在筒瓦上的聲音,也是又大又聒噪,更添了王廣心里的煩亂。

令君確實也不小了,比她那洛陽的姑姑王玄姬還要大一歲。早該把她嫁了,也許沒有這些事。但溫家那小子病死之前,她願意嫁人嗎?

王廣左思右想,一時間也想不起來,士族里有哪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俊才。想到幾個人,不是年齡太小、就是已經成婚,而且王廣也不知道他們是什么樣的人。這種事確實要提早多准備,找媒人多方打聽,才能有結果。

偶然之間,王廣不知怎地一下子想起了秦仲明。此人與令君年紀差距不大,且亦未娶妻,文采風流、在洛陽有名氣、通音律、懂兵謀,年紀輕輕為人穩重大方,相貌身材也很不錯。

片刻後,王廣卻猶自搖了搖頭。秦仲明的出身還是差了點,前程也不見得好,他在出仕前、當地中正官給評的品級必定不高。品評士人,主要還是看出身,而中正官給定的品級、也極大地決定了此人將來的升遷。

所以秦仲明從曹爽府的掾屬出來,官是越做越小,已經混到了刺史的屬官。

王廣就算心急,也不得不想,令君畢

竟是王家嫡長子之女,不說一定要門當戶對,怎么也要找個士族子弟罷?

除非秦仲明能立下奇功,那中正官的品評也就不重要了,將來論功行賞、照樣做到高位,一兩代之後便可能是士族。但眼下看來,秦仲明還是不太行。

就在這時,外面隱約傳來了一聲叫喊:「吳兵來了。」

王廣的思緒被打斷,忙向窗外張望,雨聲中又出來了更清晰的一聲喊叫:「吳兵來了!」

王廣怔了片刻,走到了窗戶旁,猛地掀開木窗。外面只剩下「嘩嘩嘩」的雨聲,沒有別的聲音了。白茫茫的雨幕之下,閣樓飛檐靜止其中,就好像一副不動的畫卷。

在壽春城當然看不到吳兵,連魏兵也因為下雨、在外面看不到幾個。一切都在雨中隱藏了起來。

從上月的下旬起,大雨就下個不停。王廣此時意識到,河水必定已經bào漲!吳兵一般都會在秋季襲擾邊境、掠奪牲口和農戶,但最近便於行船,吳兵趁機提前出動是有可能的。

王廣想到這里,趕緊把竹簡和布帛收撿到箱子里。女郎心細,也許能發現東西被人動過,但王廣是她親爹,發現便發現了罷。

他離開了閣樓,拿了把傘便急匆匆地往前面的府閣走。出了事,父親王凌必定會去前廳。

果然王廣剛到府閣,便看到陸續有披甲武將、帶劍文官走了進去。他走上台基,一進廳堂,便見父親王凌和身邊的人在交頭接耳,十幾個屬官部將已跪坐在了兩邊的席位上。

王凌看了兒子一眼,沒有開口,只顧聽旁邊的人小聲說著什么。

王廣上前鞠躬揖拜,然後問旁邊的屬官:「吳兵到何處了?」

屬官道:「剛收到第一個消息,吳兵舟師還未到濡須口。征東將軍府今年有些防備,在濡須口水寨增派了斥候,故而吳兵剛離開大江、便被我們的人探聽到了。」

王廣看了一眼外面屋檐流淌的雨簾。但他聽說吳軍除了斗艦、艨艟,還建造了不少樓船,吳軍樓船一艘可載千人以上。那幫水賊可以一直在船里起居過活,在水上呆很久不下船,根本不怕下雨。

「有多少人馬?」王廣又問了一句。

屬官道:「前方斥候說大小船只無數,有十萬大軍!看旗幟,都督大軍的人是全琮。」

十萬大軍有點誇張了,東吳在荊州不要兵嗎?

王廣點頭道:「此人善於謀劃全局。當年魏吳聯手的時候,諸軍對關羽進行圍攻的大略,便是出自此人之手。全琮謀劃得當,才讓各路人馬沒有混亂不堪。」

這時王凌的聲音道:「叫人去請孫刺史商議軍機。」

「喏。」旁邊的佐吏應道。

王廣向旁人問清了大致情況之後,也朝上位走去。父親的頭腦還算清醒,這時候要臨時召集各地屯衛必定來不及了,揚州刺史孫禮手下還有好幾千人駐扎城內,那幾千人此刻也成了不可忽視的兵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