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五十三章 別人家孩子(1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90 字 2023-05-03

饒大山等了半個月才從淮南出發。壽春離洛陽雖有一千余里,不過沿路地形平坦、道路寬敞,單人騎馬趕路,路上也就幾天時間。

最近洛陽城非常炎熱,讓人覺得似乎比淮南還熱。因為今年夏季,淮南經常下雨。

大將軍府待事史陳安收到委托的書信之後,曹爽等人也就很快知道了。經常在大將軍府走動、惟曹爽馬首是瞻的何晏,也立刻參與了此事的談論。何晏回家就把這事、告訴了金鄉公主等人。

於是秦亮的婚事八字沒一撇,剛剛開始著手,曹爽這個圈子里消息靈通的人早早就已了然。

盧氏作為何家的兒媳,其實在做公主的阿姑、以及做尚書的阿翁跟前,沒多少說話的份。他們說,她也就聽聽,很少說自己的看法。對於這樣的示弱和低姿態,金鄉公主曹氏也是挺滿意,一個家里的婦人里、總得有個人更qiáng勢才行。

因為天氣太熱,阿姑的衣裳穿得薄,上身的衣裳還露出了一點不雅的形狀。不像盧氏,特意纏了一條料子厚的布,儀表更加矜持。盧氏自然把阿姑的疏忽看在眼里,只是不說而已。

此時阿翁何晏對秦亮的看法,還是有些惡感。阿姑雖然因為兒子受傷的事、不太喜歡秦亮,但聽到秦亮長本事了,好像印象有所改觀,畢竟阿姑與秦朗家還有點親戚關系、雖然早就沒來往走動了。

何駿則是一臉生氣、差點bào跳如雷,不知道為何對秦亮那么大的成見。若非盧氏每天都和何駿呆一起、十分了解他,看到他激|動惱怒的樣子,盧氏甚至會擔心那些過往的舊事,已經東窗事發了。

金鄉公主曹氏聽完何晏所述,不禁脫口道:「校事令,有這個官嗎?」

何晏有點自豪地說道:「有沒有,還不是大將軍說了算?律法都能改,大將軍一句話的事,沒有就設一個。五品,跟太守一個品級。原來的校事品級和地位都太低,大將軍覺得不好用,所以一直想在校事府、設一個品級稍高的官職,再塞個有點聲望的自己人。」

何駿冷笑了一聲:「多大的面子!還得大將軍親自給他設個官。」

金鄉公主皺眉道:「校事的名聲好像不太好。」

「可不是?經常被朝臣彈劾,裁撤校事府都說了多少次。這回他們若還是那樣、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大將軍不如干脆同意朝臣們,裁撤掉算了。」何晏道,「這半吊子官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得罪人。所以大將軍府夠品級的那些人,沒人願意去管。」

這個為皇帝干臟活的機構,與士族大臣站在對立面,可如今大魏皇帝才九歲,這個機構的官職顯然就變得很jī肋了。這種機構的名分不夠正當,只有在皇帝手里得到皇權加持、才好用,權臣如曹爽者都不好使,干不了什么事。

金鄉公主想了想,「秦仲明算大將軍的自己人嗎?他就願意去?」

何晏笑道:「畢竟是大將軍府掾屬出仕,總比外人好。何況他從一個不入流的刺史府兵曹從事,直接召為五品官,他不一定願意拒絕,機會難得、失不再來。」

何晏稍作停頓,解釋道,「品級還是很重要,只

要現在做上了五品官,除非得罪了人,那以後改任、也至少是五品以上。何況那校事府名聲是差點,權力可不小,有些人連皇帝都不怕、就怕校事府。」

金鄉公主又問:「聽說王都督家可能與秦家聯姻,王家同意讓秦仲明做那個官嗎?」

何晏道:「王都督是淮南的官,怎么管得到洛陽來呢?大將軍府、洛陽諸僚,凡事都給王都督面子,無非看在他手握淮南重兵的份上。但他也不能把手徑直伸到洛陽來。

不過這事大將軍府的人也考慮到了,為了不得罪王都督,所以不能直接任命秦亮,要先召他回來商量一下。秦亮必會與王家再商議,只要他自己同意,那此事就沒有問題了。」

金鄉公主輕嘆一口氣,道:「秦仲明也挺不容易,年紀輕輕就能靠自己立軍功,還得到了王都督家的賞識、要與之聯姻。」

剛才好一會兒沒吭聲的何駿,這時終於忍無可忍了:「王都督家的人就是瞎了眼!怎么能看上這么個人,我根本看不起此人,阿父聽的是假消息罷?」

金鄉公主蹙眉道:「秦仲明不是你的太學同窗?我記得卿與他亦有來往。」

一旁的盧氏看在眼里,心說,有時候父母不一定了解自己的兒女。金鄉公主不知道的事、盧氏卻很清楚,夫君何駿主要就是心里有一種莫名的嫉妒,與攀比家勢無關。

不過當初何駿為了把盧氏娶回家,好像對他父母掩蓋了一些事。何駿知道盧氏與秦亮有書信往來,但金鄉公主得到的說法、則是毫無往來。

盧氏沒聽人說起過王廣的女兒,那女郎應該一直是深居簡出、不顯名。但王凌有個妾生女、叫王玄姬,卻在坊間有所傳言,連何駿都在家里提過不止一次、其垂涎三尺的心情藏也藏不住。王家的一個妾生女,何駿也得不到,何況是嫡孫女?何駿聽了能高興嗎?

不過夫君這個人,沒得到手的、別人的,他就覺得哪兒都好,真得到手、就覺得不稀罕了。盧氏自己不就是這樣?以前何駿為了從秦仲明手里得到自己,有多殷勤、多朝思暮想。現在呢,何駿在盧氏面前、提起別家女郎也毫不避諱,只有興致來了的時候,他才把盧氏撲倒在榻上,如此而已。

何晏的聲音道:「我也不喜秦仲明為人,不過我看了王都督和孫將軍的奏報軍情,他確實有些謀略,且在芍陂之役中|功勞不小。難得王都督親自給了個名號,號『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