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九十八章 指桑罵槐(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89 字 2023-05-03

司馬師轉頭看了一眼秦亮,專門向他拱手,雖然司馬師的腳步沒停、禮儀比較隨意,但這樣也挺重視秦亮了。秦亮立刻還禮,兩人都沒有說話。

沒一會兒,在一眾宦官宮女的前呼後擁下,太後、皇帝從後面的門進來了。眾人紛紛彎腰,拿手里象牙板子竹板子遮住面門,不能往上看。

至少表面看起來,大家還是對皇室挺恭敬。秦亮也跟著學,不過他站在很後面彎著腰,前面有人擋著,就算想看、也看不到什么。

不到十歲的皇帝跪坐到了台階上的筵席上,旁邊有一道紗絲簾子、郭太後則跪坐於簾子後面。但她這個垂簾聽政,估計有點水。

待皇帝坐定,大伙兒才跪伏在地,行稽首大禮,高呼「萬壽」。

皇帝就只說了一句話:「諸愛卿請起。」皇太後則一直沒吭聲。

司馬懿和曹爽站在最前面,分列兩邊,很快就商量爭執起了正事,各自都有人不

斷幫腔。

秦亮第一回來朝堂上,覺得自己可能還沒適應,他總覺得場面很詭異。

司馬懿與曹爽都在向上位奏事,但太後和皇帝並不發表意見,曹爽等人實際上就是在相互對話……用詞卻不是在對話,而是「稟殿下」「稟陛下」這樣開口,內容卻是司馬懿曹爽給對方說的話,仿佛是在指桑罵槐似的。

他們先是在說相中的事。

秦亮知道這個事,當時他在淮南打芍陂之役後,很快荊州這邊也遭到了吳軍的攻擊、受攻擊的地方就有相中和樊城,然後司馬懿率軍南下荊州增援。相中是荊州戰區、位於漢水邊的一座小城。

雙方分歧很厲害。司馬懿的意思,是把漢水對岸的百姓遷徙過河、防止被搶走;曹爽則不同意,因為吳軍已經退兵了。

接著又談人事問題,也是今年荊州戰後的後續,有關樊城戰役。

司馬懿想擼掉夏侯儒、都督荊豫的兵權,說了很多理由,大概就是怕死不前進之類。

曹爽當然不會同意。夏侯儒這種屬於諸曹、夏侯系的人,明顯是曹爽那邊的人;曹爽上位後對皇室遠支親戚挺友好,秦亮能出仕、就是因為族兄秦朗是曹cào養子。

司馬懿的意思是換王昶都督荊豫。王昶是並州士族,估計是司馬懿的人,不然司馬懿不會那么賣力幫他拿兵權。王昶此人好像完全沒有丁點軍功,竟然能直接都督荊豫二州?成為封疆一方的大諸侯?世道就是這么不講武德。

所以秦亮之前的判斷沒錯,出身和關系到位了,什么官職得不到?

雙方爭論了很久,誰也說服不了誰,但事情總得拿出個決定。想靠郭太後、皇帝從中決斷不可能。曹爽還假兮兮地向上位揖拜說:「恭敬殿下聖裁。」

郭太後知趣地說道:「大將軍與太傅再商議。」

秦亮估計他們私下還會繼續談生意,進行一些妥協和交易,以這種法子最終得出結論;或者實在無法達成共識時,一方不顧對方不滿、qiáng行進行執行。

後面這條路,曹爽目前更有優勢,因為曹爽掌握的中央執|行機構更多。秦亮掐指一算,至少有三個尚書、大司農、司隸校尉。

朝會持續了挺長時間,郭太後與秦亮都只是看官,一個坐上面,一個遠遠站在後面。這種場合,秦亮不可能開口發表意見,只要聽聽就行了。

好在他也挺關注朝廷動向,所以不覺得無聊,多聽聽有好處。

朝會終於結束了,秦亮跟著人群走出東堂,他在廣場上站著等一會兒,想與老丈人同行。這時中宮謁者令張歡卻急步走了出來,左右回顧,看到秦亮就臉上一喜、好像松了口氣。

張歡過來揖拜道:「皇太後殿下已經收到君進獻的貢品,殿下很高興,要賞賜君。君稍候請回東堂覲見。」

秦亮心里一喜,忙道:「臣遵旨。」

他想了想,覺得暫時不好提自己的要求,現在把關系聯系上,先聽太後是什么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