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進一步(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639 字 2023-05-03

秦亮明白郭太後的意思,遂沉聲道:「王公淵等人仍會向陛下、殿下奏事,大事需要殿下的名義。情況與當年不一樣,殿下此時倒不用太過擔心,一時間還沒人能取而代之。」

他稍作停頓,接著說道,「外祖王彥雲的性情,應該很喜歡別人的敬重恭維,所以陛下賜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入朝不趨,他很高興。而當初文欽做廬江郡守時,態度不恭敬,外祖便很不喜歡此人。」

秦亮透過垂簾看了里面一眼,說話的聲音更小、終於正面回答她的問題:「不過想法可能是有的。他不是不想要,而是覺得很難達成,所以才會分權、退而求其次。何況分權予仆,王家反而有退路。」

郭太後輕聲問道:「仲明不能與他爭嗎?」

秦亮想了想道:「只能伐蜀、或伐吳,有大功便可一爭。」

郭太後沉吟不已,估計她也覺得攻滅那兩國很難,畢竟打了那么多年都沒什么結果。幾年前曹爽也想到了這個套路,結果大敗。

不過在秦亮看來,如今實力對比、與當初曹cào執政時完全不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天然的地盤人口優勢、已經把差距不斷拉大。此時的情況、倒與曹爽伐蜀面臨的處境差不多,軍事反而不是最大的問題,首先魏國內部就不好辦。

郭太後輕聲道:「王彥雲已經七十幾了,王廣好像不太會帶兵。」

秦亮低聲道:「還有王公翼(王飛梟)為揚州都督,以後累功升遷,tiáo到洛陽來,逐步接任外祖的兵權,也是可以做到的事。」

郭太後說道:「看來仲明早就在揣摩諸事了。」

秦亮道:「仆沒必要向殿下隱瞞。」

郭太後小聲道:「我還是希望仲明能執掌軍政。」

秦亮揖拜道:「殿下的心意,仆已明白了。此地不宜多說,以後再談罷。」

郭太後點頭道:「好。」

秦亮拜道:「仆請告退。」

於是秦亮後退了幾步,轉身走出外面的房門。

他依舊走東殿門出太極殿庭院,在門樓里還見到了殿中將軍潘忠,兩人見禮寒暄了兩句。然後秦亮在皇宮里、直接乘坐馬車,帶著隨從護衛走東掖門出宮。

天空霧沉沉的,看這樣子要下雨。秦亮遂叫車外的饒大山,直接帶著人馬回衛將軍府。

一路上,秦亮坐在馬車里還在尋思,剛才與郭太後單獨談過的話。

剛才說得比較簡單,秦亮其實想得更多。

他覺得、恐怕王凌也在想怎么攻伐吳蜀,就算王凌想不到,他的屬官們必定也能想到……這種謀劃十分有效,還不會有挑撥親戚關系的嫌疑,很適合謀士進言。若由王凌成功主持了滅國之功,秦亮再想取而代之就難了。

如今的局面與曹爽時代不太一樣,秦亮與王凌不是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很難通過兵変打破這種平衡。無論哪邊想不遵守規矩直接兵変,難度都很大、因為誰都不是曹爽;副作用也更大,必被世人視作是喪心病狂。

當然王凌還可以撕破臉,主動削秦亮的兵權。但這樣干風險依舊很大,王凌的執政威望不太穩,只是比秦亮好;何況有郭太後會反對,王凌即便是大將軍也不好cào作。

打破平衡的方法,最好還是滅國大功!

其實秦亮若要輔佐王凌更進一步、他是有辦法的;但這樣一來,王家與司馬家又有多大區別呢?秦亮提著腦袋忙活了多年,最後只為自己獲取了一些榮華富貴,好像也沒做什么有意義的事。

而且秦亮與郭太後的私情有隱患,他可能受到當權者的猜忌。

正如秦亮之前的想法,做權臣至少沒人敢隨便動自己,放棄了權勢、便只能看別人的態度。

秦亮忽然想起了在壽春時王家人的熱情,以及芍陂之役後,大家在慶功宴上的開懷場面,王凌還親自給秦亮取了「儒虎」的名號。自己當然也為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避免了王家的覆滅。彼此之間相互信任,如魚在水。

曾經的歡笑,至今依舊歷歷在目。但當利益不一致時,彼此間的感情很快就開始變味了。

一時間,秦亮心中倒不禁生出了些許感慨。

宛若他對陸師母說過的話,很多事做著做著、就會變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