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敘敘舊(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15 字 2023-05-03

寇婁敦身邊的部將大吼一聲,哇哇叫喊著沖了上去,「哐」地一刀砍到那人的頭盔上。那甲兵被震得七葷八素,手也放棄了矛桿。

但烏丸部將很快就揮舞著單刀,在幾桿長兵器的攻擊下退了回來,只剩下刀砍在木桿上沉悶的聲音。

寇婁敦左手握著腰間的矛桿,好像力氣從身上消失了似的,人也支撐不住向地上坐了下去。旁邊一個隨從急忙扶住寇婁敦,伸手穩住了他腰間的長矛。

周圍的烏丸人越打越少,一群幽州兵圍著他們拼命地捅莿,慘叫聲不斷在耳邊震響。

接著扶著寇婁敦的人,也慘遭毒手。其中一個幽州兵的長矛上淌了太多血、以至於矛桿濕滑握不住了,他卻還不停手,扔了長矛繼續拔出環首刀加入砍莿,把最後的那個烏丸兵砍得面部全非、方才罷手。昔日的盟友,此刻竟仿佛有深仇大恨一般!

劉茂這才走上前來,奪走了寇婁敦的刀,連chā在他腰上的長矛也給拔了扔掉。寇婁敦按住傷口,血立刻從衣甲里、手指間冒了出來。

寇婁敦按著側腰,抬頭盯著劉茂惱道:「我就不該出兵幫你們!」

劉茂徑直拽住了寇婁敦的頭發,右手提起環首刀、便對著他的脖子一刀砍下。

沒一會,劉茂提著寇婁敦的頭顱,登上了城牆。城外的大群馬兵已是一陣喧嘩,在外面來回奔走叫罵。

劉茂把頭顱提到女牆外、向烏丸人展示,並大聲道:「烏丸單於寇婁敦背信棄義,已被我斬殺、以儆效尤!」

外面的人群里一陣嘩然,叫嚷聲震天響,但完全聽不懂他們說了什么。總算有人用漢話叫喊道:「待我們攻破高陽縣,殺光你們所有人!」

劉茂道:「盡管放馬過來攻城!」縣城的城池不大、城牆也不太厚,但這幫烏丸兵沒有准備攻城器械,要攻破城池須得時日。南邊還有數萬官軍追趕,烏丸人一時半會想破城、顯然不太現實。

……從巨鹿郡戰場到白馬渠、或者呼沱河岸,有兩百余里的距離。兩軍總計超過十萬人之眾,還在這片平原上追逐,但是雙方行進的速度都不快。

神奇的是,逃亡的幽州軍一方,至今的兵力數量、仍不比官軍少。

官軍似乎並不著急,就在後面不緊不慢地跟著,前鋒有時候離得太近,還會擺出防御姿態、並在立營的地方修建簡單工事。

這讓王頎等人想起了在遼東捕魚、圍獵的情形,大魚可能會奮力掙破漁網,漁人常常還得劃著船順著它逃跑的方向走、不能一上去就bī得太狠。

但總有收網的時候,那便是等幽州軍被白馬渠、呼沱河阻擋去路之時,彼時真的沒地方走了!數以萬計的人馬,在浮橋被燒毀、對岸有敵軍的情況下,想渡河是一件幾乎不可能辦到的事。

距離河岸已經不遠,王頎甚至覺得、大軍根本到不了河邊就得崩潰。因為這時毌丘儉兄弟,已經趁夜劃著小船過了呼沱河,離開了軍中。此事瞞不了多久,很快就會被許多將士察覺,緊接著必定就是流言四起。

於是王頎與中軍諸將商議,准備去找官軍主將、談談投降的事。

其中有人反對,認為大伙即便投降、也會被治謀反之罪,必被誅三族!左右都是死,不如聚集人馬,與敵軍拼了!

王頎說了一句話,如果能拼得過、毌丘將軍會走嗎?

他環視左右道:「當初使君(毌丘儉)力主起兵,我多次勸誡,並非想背叛使君,只因不願意看到幽州軍弟兄們送命!事到如今,我還能做的事,只有盡力讓將士們免遭屠戮之厄運。」

諸將聽罷神情黯然,有人仰頭長嘆。

接著王頎又道:「勝負已定,再打下去於事無補。我先前往敵軍大營談,使君(毌丘儉)就是我勸走的、罪責我擔,爭取讓諸位免罪。」

有將領急忙勸阻,叫王頎不要去送死。許多人都紛紛附和,認為秦亮不會放過大伙。因為此番幽州起兵,抓住了朝廷虛弱的機會,確實對秦、王等家族威脅很大,秦亮以少勝多好不容易贏了,還不得發澥心中的恐懼與憤怒?

但王頎決心已定,臨走前還告誡同僚,如果他被殺了,接下來大伙也不要沖動、應該繼續為將士們爭得活路。

諸將無不動容,在王頎離開後衛軍營時,許多將領都前來送別。

王頎帶上印信、只叫兩個親隨跟著,與大伙揖拜告別後、三騎便沿著大路而去,王頎頭也沒回。

敵軍的前鋒斥候跟得很近,王頎等人沿著大路過去,沒一會就能看到敵騎游兵。前路生死未卜,王頎也暗自嘆出了一口氣。

不過這樣也好,王頎至少能在臨死前、親眼見敵軍大將一面,看看打敗自己這邊的人,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