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明辨忠奸(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11 字 2023-05-03

只要看他的眼神,哪里像是一心求死、未來無期之人?

這個時代禮儀道德崩壞,但做人還是要有些講究的,譬如像呂布那么干、就會被所有人詬病。畢竟無論是哪里掌權的士族,也不希望手下動不動就反噬其主,至少不能為這種事正名,一定要wū名化。反之則應該鼓勵。

王頎嘆道:「仆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但終究是大罪難逃。」

秦亮反應很快,立刻回應道:「汝只要成功勸說諸將,不要抵抗,接受我的軍令,便是大功一件!可將功補過。我定會為上奏卿的功勞,卿無須擔憂前程。」

他看了一眼王頎,又沉聲道:「只要毌丘儉伏法,大多將領都能減罪。很簡單的道理,即便諸將忠於毌丘儉,但那種忠心只是上下級關系,又不是父子,不至於要為毌丘儉報仇罷?毌丘儉一旦死了,隱患就會減少大半。」

王頎怔了一下。話雖不太中聽,但好像是那個道理耶。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王頎立刻拍xiōng膛道:「仆必將對諸將曉之以理,不會壞了大事!」

秦亮道:「那些為了功勞地位、一心簇擁毌丘儉謀反的人,自然不會被放過,但大多將領都罪不至死。普通士卒更不會有什么危險。」

他不用把好話說盡,有一部分人必定要被鏟除、能讓人理解。何況這樣說的話,反而更加可信。秦亮稍作停頓,又暗示道:「首惡(毌丘儉)越早伏法,越多的人會被赦免。」

王頎顯然聽明白了意思,而且說不定有什么辦法。此人在遼東做官,似乎有些年頭了。除了王頎,還有一些幽州將領也是長期在當地做官。

這時王頎感慨道:「不少人都相信,毌丘仲恭也是出於忠心阿。」

秦亮心道,毌丘儉最多也只是忠於曹叡、曹芳而已。

他徑直說道:「謀逆就是謀逆。程序不合法,那他做的事就一定不合法!否則人人都不遵守規則律令,只談心思,如何辨忠jiān,只憑寫文章、還是一張嘴呢?若是他謀反成功,會做什么事,又有誰能知道?

而毌丘儉在檄文中指責的事,都是子虛烏有的編造之詞,毫無真憑實據。我們輔政經過了皇太後殿下、陛下詔令,平素並無逾制,此番平叛亦是假黃鉞,乃以天子的名義。費心輔佐朝政,僅憑一張嘴說、豈能輕易變成jiān臣?」

王頎沒有再辯駁,只是輕輕點頭認同。他估計也不想爭辯,剛才說兩句毌丘儉的好話、不過是為了表明他不是背主求榮之徒。

反倒是一旁的傅嘏,對秦亮的言論深表贊同,頷首道:「將軍有治世之風也。」

這時秦亮甚至談起了細節:「待幽州軍將士上繳甲胄兵器之後,一部分依舊留在幽州戍守,一部分將整編入洛陽中軍。前者先放回鄴城等地,回家探親,之後再回到駐地。後者跟著我們繼續北進,待班師之時回家。」

許諾士卒回家。只要王頎願意把話帶回軍營,秦亮可以預料、幽州軍將士瞬間就會喪失戰心!

三人當面交談之後,王頎應該相信了秦亮的受降誠意。於是秦亮也沒難為他,隨後便派人將其禮送出營。

秦亮返回土院子的時候,見到程喜剛剛趕來。程喜來遲了,聽說了王頎祈降之事,他見面就揖拜道:「秦將軍以少擊眾,旬月平定毌丘儉叛亂,真乃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必將震動天下,仆等敬佩之至。」

諸將聽罷紛紛附和,院子里一陣嘈雜。

秦亮笑道:「先等叛軍投降。但願王頎的能耐不負所望。」

這時他感覺有點燥熱,抬頭看去,今日正是艷陽高照。晚春的陽光照射下,天氣越來越暖和了,陽光籠罩在身上,叫人渾身暖洋洋的有些困意。

一陣溫暖而疲憊的感受襲來,卻也讓秦亮有了一種輕松的感受。

此役正面大戰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天,大部分時候都在盤算利弊,秦亮沒有親自去拼殺,仍是感覺十分勞累。「呼」地一聲,他緩緩吐出一口氣,心道:等接受了降兵之後,便找時間偷閑。

不過事情沒有完全結束,秦亮還得繼續去幽州,對當地的人事做些tiáo整。還有毌丘儉本人,秦亮也想盡力捉住,以絕後患。

至於吳蜀兩國,還有洛陽的人在主持局面。此刻王凌大概已經回到洛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