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我不信邪(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41 字 2023-05-03

一行人進了邸閣前廳,秦亮自然請王凌坐到上位。王凌輩分高兩輩、又是大將軍,在衛將軍府已不能用賓主排次。

王凌跪坐入席,開口道:「看來大伙都知道仲明很重要,短短兩年、已發生了兩次針對仲明的歹事。」

秦亮不想掩飾自己的情緒,頓時將心里的惱怒、流露到了臉上。

王凌側目,也注意到了秦亮的反應,又沉聲道:「須要查出幕後指使者,不然只會親者痛、仇者快。」

秦亮深吸一口氣,終於忍住了心里的怒火。

憤怒確實是粗礦而有破壞性的情緒,很容易隨便逮著一個人、就把心情撒到他的頭上,所以有一種說法是憤怒使人變蠢。若不能找出真正干壞事的人,那人躲在暗處、欣賞所作所為造成的破壞,豈不是會暗自竊喜得意?

起初秦亮便沒有太沖動,如今看來應該是對的。不能讓憤怒影響了判斷,否則之後會更生氣!

秦亮道:「一定要找出那個用心險惡之人,若不讓他付出代價、他還得躲著偷笑。我們要讓他哭都哭不出來!」

王凌點頭道:「此人確實用出了個毒計。」他接著說,「刺客姓李、叫李勇,青州人,乃宅邸里的馬夫。李勇應該與仲明沒什么關系。」

果然是王家的奴仆,也只有王家的人才能提前知道、秦亮夫婦今天要去祭祀,若是毫無相關的外人、很難在cào作層面准備好謀刺,甚至連靠近秦亮也不容易。

譬如去年的李豐許允,那是三品大臣、皇親國戚,甚至與皇帝、近臣有勾結,才有可能威脅到秦亮。

「仆幾乎與青州人沒有來往。」秦亮回應道。但這時他立刻想起了另一個青州人、白夫人,便是王玄姬的養母,明面上是玄姬的生母。

王凌道:「李勇只是把刀,握刀者另有其人。」

秦亮想了想問道:「李勇的家眷還在青州嗎?」

王凌轉頭看了一眼王金虎:「汝可知?」

王金虎搖搖頭道:「我們聽說出事了,都趕著來大將軍府,未及細問。此人既是王家奴仆,且已在王家數年之久,隨後必能問清他的來歷、家世等所有情況。」

秦亮可以作出判斷,此事至少與王凌本人無關。不過王家確實有漏洞,jiān細在家里那么久、他們竟然一點疑心也沒有。而王家的疏漏,到頭來卻是秦亮倒霉?

王凌作為王家說一不二的祖父輩家主,從刺史做到大將軍,可以tiáo動的資源絕不少;如果事情是王凌部署的,刺殺場景必定不是現在這樣的情況。而且王凌干了這種事,怎么可能馬上親自跑到秦亮的地盤上來?

秦亮想了想道:「現在不知道刺客走哪道門出城。他既在外祖府邸數年之久,那府上認識他的人便不會少。還請外祖下令,派府中的奴仆分散去各城門值守認人,如此比畫像可靠。」

王凌聽罷,側目道:「公美叫人回去,安排此事。」

金虎拱手一拜,又問道:「要不叫四弟去宮里請詔書,把洛陽城門都關了,戒嚴搜查。」

秦亮道:「多半來不及了。事情很意外,沒能當場抓住刺客,這時候刺客可能已經出城。」

說到這里,秦亮又回憶起了先前的情況。那刺客真的和泥鰍似的,突然發動,一擊不中馬上就跑!整個過程如同彈指之間那么短,刺客沒有絲毫猶豫,顯然是事先就想好了策略。

而且秦亮猜測,李勇不是被收買的,而是很早就經過訓練和挑選的人。因為普通人沒有經驗,干這種事必定會緊張,多半干不成。譬如史書里記載荊軻刺秦王時,同行的秦舞陽就緊張到拉胯了,實際面對大事時、普通人的反應極可能與預想中不一樣。

金虎道:「仲明言之有理。」

秦亮接著建議道:「詔令可以送給各州都督刺史,讓他們發通緝,有可能在地方上抓住刺客。」

王凌立刻接受了秦亮的建議,點頭道:「就這么辦。」

大魏整個社會都缺乏活力,除了軍戶和少數商人,各地的流動人口都很少,鄉下也大部分是豪族庄園、或官府屯田。所以此時的通緝令,比後世那些朝代更有效,畢竟需要盤查篩選的人數本就有限。

此時秦亮最想做到的事,便是抓住刺客、查出幕後指使者,不僅僅是想報復罪魁禍首、出心里的一口惡氣。

王凌主動親自登門,秦亮也很知趣,直接咬定是別家的yīn謀。面對面的溝通之後,形勢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緩和;但兩家的疑慮,其實仍未能完全化解。

秦亮此時並未被憤怒沖昏頭腦,他心里十分清醒,要想盡可能地讓形勢可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查出真相、用真憑實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