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身法靈巧(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30 字 2023-05-03

雖然魏吳之間一面敵對、一面仍有商隊來往,但消息傳得仍然比較緩慢。

正月中下旬,在商業最繁榮的石頭城、已開始有了傳言,只是民間的消息要引起朝廷的重視,有時需要層層上報。只有石苞這種官員收到了確切消息,將事情傳遞到朝中最是快捷。石苞逃到吳國之後,投奔的人是大將軍諸葛恪;但如今諸葛恪還在東關,所以石苞一面派了人去東關、把事情急報諸葛恪,一面上書了朝廷。

吳軍此時正屯兵於東關,早先就有北伐的風聲,可是至今還沒發動!

兵法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前陣子魏國大將軍王凌薨,但那時已到冬季,天時地利確實不好;吳軍善於利用水路,冬季卻不利於水軍運動。

不過最重要的是,在魏國內部出現問題時,吳國朝廷內部的問題同樣不小!

前幾年的儲君之爭,許多大臣各站一邊,爭斗頻發,互拖後腿。而今雙方激烈的交鋒暫告一段落,卻似乎只是在靜待、等著下一次的機會,朝臣之間的分歧也是不容易彌合。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急著聚集大量軍隊發動進攻,孫權便不得不擔心,前線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無法理喻的問題!畢竟當初孫權親自在合肥城外、被曹魏軍幾百騎沖得亂七八糟的往事,至今仍歷歷在目。

以吳國的制度,要聚集足夠的重兵、就必須從各家士族那里會合兵力;加上又是無關生死存亡的主動進攻,想想都知道,這段時間大伙會把什么東西放在首位。

孫權站在高台正殿上,聽著滿朝的文武議論,他自己卻在上面踱著步子,久久未作評論。下面各種聲音都有,「真沒想到,秦亮竟能攻下漢中!」「是阿,去年冬天曹魏大將軍王凌去世,本以為秦亮會撤軍回洛陽,未料他這么快就擊敗了姜維。」「姜維可謂當世名將,竟在防守戰中遭此大敗,喪師失地於曹魏年輕將領之手。」

最近孫權不斷聽到身邊的人提及秦亮,他忽然之間意識到,與自己角逐的梟雄人物、好像又換了一波。而那些以前熟知的人,大多都不在人世了。

接著說話的人,似乎是外都督馬茂。因為口音能聽出來,那馬茂投奔吳國已有好些年,不過後來才從大江北岸南遷的人、口音還是有點區別。

馬茂的聲音道:「秦亮年紀不大,卻是成名已久。司馬懿、毌丘儉皆敗於其手,已經聞名天下,但因秦亮之前最有名的戰績、多是在曹魏內戰,吾等對其還是有些誤解。」

隨後便有人道:「如今西面戰事已了,曹魏中軍兵力已經騰出手來,我看攻打合肥的機會、已經不復存在了。????????????????那曹魏大將秦亮不可小視,我等定要提防阿。」

孫權聽到這里,立刻側目循著聲音看了一眼。果然有些大臣,總想尋機勸阻北伐!

所以孫權先前派往東關的人,才是諸葛恪。

諸葛恪是國中難得有進取心的人,想攻下合肥這一點、與孫權是不謀而合。而且太子、魯王兩邊的人,對諸葛恪都不怎么敵視。

此人倒是身法靈巧,一方面與宗室孫峻等人保持著很好的關系,一方面在主張上又支持太子。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因此把兩邊的人都得罪,實屬不易。

可能還是因為孫峻與魯王之間,隔了兩層關系,所以太子的人、才沒有對諸葛恪過於針對。

其中關系,孫峻與公主孫魯班夫家是姻親,當然是支持魯王的人。而且孫權也知道,孫峻與孫魯班之間的無倫傳言,只是孫權也沒辦法、只能裝作沒聽到。他甚至不怪孫峻,且同情全琮,因為孫權太了解自己女兒的性情了,從小就驕縱。好在孫魯班是公主,並不愁嫁。

同樣有這么靈巧身法的人,孫權還注意到了馬茂。這個曹魏降將,同樣是腳踏兩只船而不翻。

孫權知道馬茂與孫峻的關系很好,聽說馬茂也曾為孫魯班出過主意;去年竟又在孫權召見大臣時,為潘夫人(潘淑)仗義直言……而孫魯班與潘夫人之間有隙。

馬茂在禮法上似乎更為保守,因此馬茂對潘夫人的評價很高。說潘夫人不干政,說王夫人壞話時也沒有揭短,她只是想得到陛下寵幸,並非別人說的那樣性情險惡。一句話便深得孫權之心,潘夫人也因此對馬茂頗感信賴。

孫權一邊想著朝廷里紛亂復雜的關系,一邊轉身看向了殿外。

初春的建業,已經下了幾天綿綿細雨。只見外面霧沉沉一片,皇宮里的亭台樓閣、城中的望樓城樓,都籠罩在了煙雨蒙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