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樂只君子(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38 字 2023-05-03

馬茂卻道:「或許正好是站對了。真正有實力有威脅的人,很難去站魯王。太子將來可以名正言順地入繼大統,安心支持太子不好嗎?」

他稍作停頓,接著小聲道,「便說大將軍(諸葛恪),各大家族都不怎么待見他,有人說他品行敗壞剛愎自用(陸遜),有人說他為人馬虎大意。可是大將軍會去支持魯王嗎?不還是要去討好其他士族。」

孫峻用手指指著馬茂,上下搖動了幾次,咬牙切齒的樣子,話語卻是:「樂德真乃國士也!」

馬茂愣了一下,只好說道:「將軍言重了,仆不敢當。」

孫峻低聲感慨道:「聖心似淵,深不可測阿。」

兩人密議過後,馬茂終於好生生地走出了孫峻府邸,上了馬車離開。

族子馬慶剛從車尾上來,馬茂便提醒了一聲:「一會回府便閉門謝客,我有事要辦。」

馬慶用力點頭回應,神情亦是緊張了起來,且隱約有懼意。族子已變得與馬茂一樣敏感。

這些年馬茂在吳國高層活動,竟然歷練出了不俗的見識能耐,長進了不少!人的才能,有時候確實跟境遇、見的世面關系很大阿。

馬茂的出身,連寒門都算不上,畢竟祖上明確是大族、落魄了才能叫寒門;而馬茂家就是庶民身份,頂多算地方小豪qiáng。他在魏國也沒什么根基,何況已經離鄉多年。

不過他從小就能讀書識字、天資不錯,從名字就能看出來。他名茂、字樂德,出處就是《詩經》里的一句話:樂只君子,德音是茂。

以他的出身,進入不了魏國士族圈子。若非接受了王彥雲的任務,他這輩子無論多有才能,縣令也就到頭了。

但是如果有得選,馬茂仍然覺得、還不如在魏國做縣令!現在吳國攀附上的各種權貴,其實都沒有用,只有回到魏國,處境才能真正踏實下來!

此時馬茂覺得有必要冒險,再次向魏國傳遞出密報!因為最近吳國的消息很重要,而且馬茂擔心長期沒消息,怕是魏國的人都把他給忘了!

現在負責接受馬茂消息的,乃廬江郡守勞鯤;而勞鯤是王家的人,消息應該會傳遞到揚州都督王飛梟那里。

只不過馬茂想保持聯系的人,其實是在洛陽的衛將軍秦亮。

當初要不是秦亮勸阻都督王彥雲,馬茂或許已經發起了莿殺或兵変!最近幾年馬茂回想經歷,愈發覺得秦亮的看法很對,如果在建業起事、根本不可能成功,尤其是對付孫權那種人。

馬茂在鍾離縣做縣令時、屬於王彥雲的屬下,只能聽從王彥雲的安排。但王家大族並不會重視馬茂這種人,成不成功派過來試試而已。唯有秦亮才真正欣賞、看重馬茂,而且秦亮許諾過,等馬茂立了功回去,會重用他、給他封官加爵!

提著腦袋在東吳熬了那么多年,馬???????????????茂能不能得到回報、會不會白干一場,只能靠秦亮兌現承諾了。

馬茂還是相信秦亮的,這種信任、就像是溺水的人手中僅剩的那根稻草!彼此間從未見過面,但秦亮在保護他、他能從各種細節部署感覺得出來。

馬茂一邊在心里盤算著,一邊開始寫起了蠅頭小字。

內容有東吳高層的變動、各方大臣的主張,還有他自己通過各種跡象,對吳國國策的判斷。

另外東吳仿造了攻城投石機,經過多次改善,構造可能與大魏的投石機不太一樣,但作用相差不大。大將軍諸葛恪曾上書,很明確地闡述了投石機的好處,相比以前的人力投石機,威力大、節省人力,最重要的是擊發的遠近很穩定。

諸多因素表明,吳軍主動對魏國發起進攻的可能不小,就等一個恰當的機會!

馬茂在文中反復qiángtiáo,讓大魏朝廷絕不能掉以輕心。

他把字寫得很小,還剩了一些空白,於是後半段又寫了東吳太子、魯王、三皇子之間的事,聲稱現在自己也牽連其中,處境很危險。馬茂的意思,便是想盡早回到魏國!

准備妥當,馬茂便帶著族子,兩人悄悄出城、依舊前往距離不遠的石頭城。

皇宮與官府都在建業城,舊城石頭城現在就像一個大市集,熙熙攘攘大多都是商人,山越人、魏國人、蜀國人都有。馬茂先觀察到,原先那處做絲織品買賣的據點還在。

但他沒有立刻前去,而是在遠近幾家鋪子逛了一圈詢問價錢,然後才戴上斗笠小心翼翼地靠近據點。

此地離大江不遠了,忽然傳來了「叮當」的銅鈴敲擊聲,正是江面上傳來的。馬茂不禁轉頭面朝大江,翹首觀望了一會。

他思念的、或許是大魏國,也可能是故土,但興許都不是!

比如吳國很多士族百姓,都是南遷來的北方人,同樣是離開了故土,但是他們可以在吳國安家立業。而馬茂的心不在這里,因此才無法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