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史叔子(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57 字 2023-05-03

朱登立刻揖拜道:「喏,大將軍信任,仆定不敢疏忽!」

秦亮起身踱了幾步,忽然問道:「原先在廬江郡,跟著陳安造煉鐵爐的人在哪里?應該叫杜衡。」

朱登一臉汗顏道:「仆不知。」

秦亮轉過頭,吳心也看了他一眼、但一言不發,她不負責解答秦亮的問題。

秦亮遂道:「罷了,要不了兩天陳安就會來。提醒我、問他這件事。」

吳心這才「嗯」地吭了一聲。

……羊祜已回到永安里家中,他先去內宅看望母親。剛進門樓,便遇到了姐姐羊徽瑜。司馬師跑了之後,姐姐回到娘家居住、反而能在羊家經常照看母親。

姐弟二人見禮,羊徽瑜便問了一句:「阿兄的事,弟與大將軍說了?」

羊祜差點沒拍腦門,自家的事、竟然給忘了!實在是今天與秦亮談得很投機,算是他第一次與秦亮談論學術方面的內容。兄長羊發身體不太好,阿母時常會念到羊發;羊發雖不是阿母親生的,但阿母對他比親生兒子還好,這事挺重要的!

果然羊徽瑜微微面露不悅道:「弟是不是忘了?」

羊祜不置可否道:「今日在大將軍府談了很多事,有東線的軍事,還談到了典籍經注,不止我一個人在場。」

姐姐道:「卿等還談經注?不過大將軍在太學讀過書、又通音律,應該能與你們談得來。」

羊祜隨口道:「改日我把鄭小同引薦到大將軍府。」

鄭小同的父親是大儒鄭玄,家學淵源、在學問上頗有造詣。

只是其中有個問題。羊祜作為大將軍長史、已看到皇帝在去年冬召見的官員名單,其中就有鄭小同!

羊祜想了想又道:「堂姑父王子雍的學問更好,我在大將軍府見到了王氏注《春秋左傳》,大將軍將王子雍的著作放在手邊,最近應該在賞閱。」

但是王肅與司馬家又是????????????????聯姻關系,而且以前與王凌的關系不好。

當朝最有名望學識的人,似乎與大將軍秦仲明都有些隔閡。不過這也很正常,秦仲明雖然是太學生出身,起家卻靠領兵打仗,跟以前那些走察舉制(察舉靠家世和行為藝術)出仕的人完全不同。

姐姐也說道:「堂姑父願意與大將軍來往?」

羊祜沉吟道:「先找機會稍稍試探。」

姐姐也發現羊祜今天的情緒更高,好奇地看著他的神情:「阿兄認可大將軍的學問?」

羊祜卻搖頭,接著猶自說道:「以往的勛貴多信道家,知靜、知止,但現在卿看那些服五石散的名士,道家已經不行了。而豪qiáng出身的儒學官員,亦不再講言行准則。今秦仲明為大將軍,若能重建士者的言行准則、議事規矩,對國家大有裨益!」

「弟與大將軍相守,果然是要一起做大事的。」姐姐輕聲道。

她的神情有些復雜,羊祜也不甚明白她的心思。

羊祜在原地埋頭站了一會,仍然琢磨著剛才自己說過的征治主張。

如今諸子百家都融入了各種學說、或踐行之中,比如墨家就在漢朝融進了儒家。

但儒家與道家,終究才是漢朝以來可以擺上明面的東西。別的都不行,尤其是法家的東西,只是皇室暗地里在用,根基上對於宇宙的見解太過於悲觀!以至於在學說基礎上的踐行,簡直是不擇手段,堪稱毒蠱。

而今道家與法家毫無關系,但在宇宙根本的認識上、竟然與法家有了類似之處。那幫放浪形骸、言行乖張的人,不正是對宇宙絕望,與法家類似?

羊祜心道:匡扶道統,還得儒學阿。

他尋思了一會,開口道:「明日上朝見到了鄭小同,我先與鄭小同談談。」

羊徽瑜卻道:「弟先去見阿母罷。」

羊祜點頭道:「走罷,一會不要提阿兄。我找到機會,先會與大將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