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形勢嚇人(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011 字 2023-05-03

雖然大魏一直不承認東吳的地位,但魏吳之間的多次爭戰、都是有來有回,人們早已默認那是一個可以分庭抗禮的國家!

孫權更是與太祖武皇帝打過交道的人,比大魏明皇帝的輩分都高,資歷擺在那里。

因此孫權願意主動表態議和,哪怕只是指使臣子私下里來洛,對於魏國朝臣們來說、仍不失為一件轟動的事!若非孫權真的感受到了威脅,恐怕不願意輕易松口。

此番魏軍擊敗諸葛恪十萬大軍,比起奪取漢中三郡之戰、戰果不見得更大。然因孫權的態度,在洛陽造成的輿情、卻是更大。人們已能想象,大將軍秦仲明在羨溪之戰中的摧枯拉朽之勢、有多么嚇人!

高柔長期干刑律,對兵事的理解、不如蔣濟,遂問道:「吾聽到一個說法,大將軍下令棄守合肥,乃與揚州王公翼密議的一個計謀?」

蔣濟知兵,可謂大魏老將,他想了想道:「這樣的言論,也算說得通。合肥一向是要害之地,讓諸葛恪先得手,確實可以起到、誘敵大戰的作用。」

周圍還有幾個旁聽的官員,聽到蔣濟的話、頓時一臉恍然,仿佛掌握了某種不對稱的信息和真相,隱約還有些許滿足感。

但究竟是怎么回事,誰又能確定?

人到得差不多了,高柔這才轉頭道:「各位同僚,開始議事罷。」

旁邊的年輕官吏也幫忙大聲道:「司徒高公請諸位安靜,

開始集議。」

眾人這才回到各自的席位,漸漸安靜了下來,然後向坐在側首的三公執禮。大臣們手里拿著木牌,面前無案;唯有負責記錄的書佐面前有木案,還有宦官站著旁聽。

三公九卿是不會先表主張的,否則會影響別人的言論。何楨不久前才從幽州刺史任上、受召回來做尚書,這時他便先說道:「公台明鑒,在下以為、可趁機bī迫吳國主答應條件,放棄帝號,向我朝稱臣。」

周圍的人頓時一陣交頭接耳,如果真能辦到,當然不錯!大魏皇帝的合法性,除了法理本身,得到周邊各族各勢力的臣服承認、也是途徑之一。

但夏侯玄立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吳國主不可能答應,否則派遣正使前來、豈不更好?」

隨即有人附和道:「芍陂之役後,我國與東吳的戰事、一直沒有真正結束。之後還有吳軍攻打相中諸地、我軍攻打江陵等後續作戰。雙方陳兵邊境、准備大戰之事,更是頻發。如今魏軍在羨溪大獲全勝,不如趁這個機會答應休戰,以使荊、揚、徐等州得到休養生息。正始年間以來,兩國爭戰不斷,如今我國可以坐實勝利的結果了。」

夏侯玄的主張,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判斷、孫權稱帝之後不可能再稱臣了!眾官都各抒己見,反正集議的結果並不是決策,按理只是參考意見。

但若集議結論、能與

決策一致,實行的時候阻力通常會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