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君辱臣死(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38 字 2023-05-03

孫權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

諸葛恪聽罷,不敢再多言,遂與兒子一道伏拜謝恩,然後告退離開了。

大虎已看出來,父親顯然不是很相信諸葛恪的一面之詞。孫權雖然很少親征,但從亂世過來的人、完全不知兵是不可能的。朱丞相對大戰的影響是否有那么大,大虎不太清楚,但從孫權的反應看、應該有點存疑。

另外諸葛恪家的那些事,孫權當然也很清楚。

於是該大虎趁機出手了!不然單憑諸葛恪,恐怕動不了朱家。

大虎先看了一眼旁邊的潘淑,覺得潘淑應該不會出來搞破壞。因為大虎已經給潘淑七歲的兒子孫亮、選定了妻子,便是夫君全琮的侄孫女全氏。

至於潘淑把事情說出去,反倒沒關系。反正大虎與太子那邊的人,早就撕破臉了,也不怕別人恨自己。

這時大虎便開口,輕輕地說道「太子與朱丞相,對父皇確實多有怨言阿,當年芍陂大戰之後那道坎,他們心里就是過不去,至今還會拿出來說。覺得父皇對顧承、張休不公。」

果然孫權立刻露出了怒氣,這一撥、正撥到了他的心坎上!

其實芍陂之役後,雖然全琮父子狀告顧承誇大軍功、欺瞞陛下,但孫權並沒有想嚴厲處置他們。正是因為太子那邊的人又跳出來,指責孫權聽信讒言、處事不公,孫權才大怒,把幾個人或賜死或流放。

不料過去這么久了,太子的人還在說?

大虎道「中書令孫弘認識太子府上的人,據說在攻打合肥的時候,朱丞相與太子仍然於府中詬病父皇、不該詔令吳軍出動進攻。他們本就反對此役,且心懷怨氣,在戰場上態度消極,倒也不出所料。諸葛元遜的說辭不一定對,卻還是挺有道理的。說不定有些人,是巴不得吳軍此役戰敗!」

孫權冷冷問道「此事當真?」

大虎一臉委屈道「人說父女連心,女兒還能欺瞞父皇嗎?父皇把中書令孫弘找來問問罷,他剛得知此事時、就想密奏於父皇。只因當時我軍打下了合肥,父皇難得高興,我才勸阻孫弘、讓他不要惹父皇氣惱。」

孫權頓時氣得,拳頭都握緊了,冰冷的神情十分可怕!

大虎知道,父皇不僅是因為寵信自己、願意相信自己說辭,而且他本來就知道太子有怨氣!

父皇孫權要是真的對太子滿意,立太子的同時、馬上又封孫霸為魯王是怎么回事?而且還很明顯地縱容魯王。

還有廢黜曾經寵上天了的王夫人、打入冷宮,致使其郁郁而終,又是什么考慮?若是想太子地位更牢固,不是應該冊封其生母王夫人為皇後,讓太子更加受人尊重嗎?

說到底父皇對孫和並不滿意,更加忌憚孫和背後的那一大幫士大夫!有了那么多士族抱團、還推出來個太子,將皇帝置於何地?況且將來太子真的能掌握那幫人嗎?

孫權最後沒有封王夫人為皇後,也是這個原因。孫權在皇後問題上能夠堅持己見,卻沒法不立太子。

不過孫權年紀大了,對待權力確實反而更緊張。

這時大虎不動聲sè地與潘夫人對視了一眼,見潘夫人似乎也知道畏懼了、一雙美目里充斥著驚恐。

大虎心道知道怕是對的。

別以為現在父皇寵汝,汝就能置身事外看戲、什么事都沒有。當年王夫人得到的寵愛,根本不是汝能相比的,那是恨不得每一彈指都膩在一起、片刻也不想分開,連大虎這個女兒都嫉妒得發瘋。結果怎樣?父皇還不是說翻臉就翻,一腳就踢到冷宮去再不相見了!

大虎的嘴角微微一動,在潘夫人的注視下、露出了一絲讓人不易察覺的冷笑。

潘夫人有點懵,心思卻也很細膩,一下子就察覺了大虎的微妙神情,再次神情復雜地看了大虎一眼。

(/_)

1秒記住網:。

頂點地址:

移動端: 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