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仇恨與畏懼(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64 字 9个月前

子元剛從漢國逃到東吳時,心境不太好,面見諸葛恪有點失誤,暴露了自己對秦亮的深切仇恨。當時子元沒顧得上多想,下意識以為東吳與魏國相互為敵,自己恨魏國當權者、反而容易被信任,姜維當初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但隨後子元就明白過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這個諸葛恪,可能是羨溪之役被秦亮打怕了,又聽說漢國被滅,內心里對秦亮簡直是畏敵如虎!

或許諸葛恪不僅擔心、被子元復仇之心牽連,還有可能出賣子元!後者猜測並非只是多疑,畢竟吳國人不像漢國人、在道德大義上自視甚高。諸葛恪不願意重用子元,估計正是這個緣故。

所以子元才覺得大事很難,很多人都是秦亮的敵人、但一個個都有自己的莉益,蠅螢枸苟之輩更是不少見。這個諸葛恪還算好的,起碼心中還有大局。

良久之後,諸葛恪才在廳中召見了子元。

子元進門見諸葛恪坐於上位,便先上前揖見道:「仆司馬師拜見諸葛將軍!」接著又向跪坐在一側的石苞拱手。

諸葛恪還禮道:「善,子元請入座。」

子元道:「謝將軍。」

諸葛恪一臉和氣道:「子元不愧在魏國身居高位,頗有辦法阿。潘皇後了無蹤跡一年余,一點消息都沒有,如此隱秘之事,卿亦能查到蛛絲馬跡,佩服。」

子元立刻把自己想說的話、藏

匿到了對答之中,以使自辯沒什么痕跡,「那些細作都是以前留下的人。因司馬家受到污蔑、被魏國權臣定為謀逆,一些舊人怕身份曝露、遭受誅滅,才不得不繼續為我提供消息。但也僅限於此,好處不夠、沒法讓他們做得更多。」

諸葛恪點頭道:「這樣就夠了,像馬茂那種狗膽包天、喪盡天良的奸細,確實並不多見。」

他沉吟片刻,終於開始提起、他想要的東西,「我聽說,消息主要靠在校事府的卧底,校事官能否打聽到魏國朝廷的大事決策?」

諸葛恪還沒完全說出來、子元便猜到他想要什么了。

子元當即便權衡了稍許,答道:「校事府便是魏國當權者手里的一把刀,現在這把刀還不太好使,當然沒法參與朝廷決策,不過並非完全打聽不到消息。校事府在大族和大臣家里有卧底,因插手校事府的人太多了、卧底的身份不密,得不到什么機密;但若有大臣在家里提及朝廷之事,卧底便可能???????????????聽到。」

「嗯……」諸葛恪點了點頭,「子元若能讓汝的人、打聽到魏國朝廷對吳國的方略,比如近年是否對吳國用兵,用兵的目標是什么;吾必不吝重賞!」

果然不出所料!諸葛恪心里一直在琢磨魏軍的威脅,對秦亮更是十分畏懼。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諸葛恪膽小,子元亦不得不承認,漢國將士那么能打、在西線堅持了幾十年,卻在三個月內被強行攻滅了,著實容易令人生畏。當然恐懼者只有諸葛恪等人,子元是不畏懼的,他的仇恨太深,即便對方是神仙鬼怪、他也想滅之而後快!

子元抱拳道:「仆逃亡到江東,幸得將軍收容,方有立足之地。仆感將軍之恩,定當想方設法、竭力為之,而不敢居功!」他一邊說,一邊趁機觀察諸葛恪的眼神。

諸葛恪的心情隱約微妙而復雜,仿佛正在盤算著什么,並非只有擔憂與愁緒。

估計諸葛恪一面對於秦亮統兵、以及魏軍的戰力到恐懼,一面又看到了什么機會!

子元暗里琢磨了一下,如果在吳國危難之際,諸葛恪能穩住外部形勢;所得到的威望,必定不亞於他在東關之役中大勝、攻占合肥等功績!乃因吳國的士族豪族,對於能幫他們保住基業家業的人、更加擁戴,北伐的抱負反倒在其次。

聽說諸葛恪此人的性情好大喜功,多半不會因羨溪之役不利、而甘於人下,恐怕仍在尋找振作的時機。

子元又不動聲色道:「將軍明鑒,奸細還是有可能探聽到機密!大舉用兵,耗費巨大、牽涉甚廣,秦亮同樣要顧及很多人的態度,事情到朝廷里商議,說的人一多,我們的人機會就大了。」

彼此的地位處境並不平等,子元無法與諸葛恪明著交涉。只能這樣,不斷地暗示、帶引諸葛恪的思路節奏……秦亮若欲滅吳,動機是多方面的,根本不會因為汝出賣一兩個人、就能改變大事決策!

諸葛恪點頭道:「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