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年號(為盟主「暗血小黑麥」加更)(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975 字 2023-05-04

臘月二十八,又是一個年節將近。

對於漢中乃至整個川蜀而言,今年是個不錯的年景。

胡馬退去、漢中收復,朝廷將人口從各山城中遷下來,預示著也許往後川蜀將不再有戰事。

十月時本聽說有蒙軍出五尺道要自西南斡腹,但沒過兩月,李節帥歸蜀,大理蒙軍又自退去了。

「朝廷要與蒙古和議了」,不少人心里都是這般以為。

不怪他們,只因大宋遠沒有能滅蒙古的可能,而看遼、金舊事,若是想不打仗,只能和議。

老百姓無非只是想好好活下去,能過個好年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喜悅。

入冬以來,各州縣都擴大了慈yòu局的規格。

慈yòu局是先帝的善政之一,給棄嬰、孤兒予以救濟。

而今冬川蜀則還在慈yòu局設火爐、發衣物,避免有人凍死。

李瑕歸蜀之後,傳命各州縣的第一個原則便是不許出現凍死者,這將歸入各地官員的考功。

言之總總,蜀中百姓能感受到這種變化,而人只要感受到日子在變好,也就有了期盼

漢中城里,年節的氣氛已很濃了。

全城上下,似乎只有李瑕一人還在殫jīng竭慮。

不是旁人不想為他分憂,帥府中幾乎每個人都很關心他。

但別人不可能明確地預見到未來的形勢,不可避免地會認為蒙古已經開始內亂了,各種各樣的可能都有。

且他們目光可見處,川蜀正在勵jīng圖治。

只有李瑕一個人確信忽必烈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

他洞悉了這種趨勢,因此比所有人都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節帥為何一定就想著現在謀關中?凡事都需要時日。」

這日,郝修陽與李瑕從南面巴山山脈的荒嶺中下來,見李瑕連走路時都在思考,不由多勸了幾句。

「比如,節帥想要火器,老道並非說不造,而是說需要一二十年之功」

「我明白,道長盡力了。」李瑕道,「我在想別的事。」

他當然想要有qiáng大的火器,怎么可能不想?

李瑕所知的只有原理,或說只有一知半解的原理,已全部告訴郝修陽了。

甚至,郝修陽還給他補足了原理。

問題在於,只有原理是無法將生產力與工業體系從數百年壓縮到三五年的,尤其是眼下川蜀這個情況。

既說了「一二十年之功」,李瑕還能要求什么,他自己還會什么。

這不是他還能重新去學一遍的,眼下他還能學的,反而是政治、謀略、兵法等等,這才是他還有進步空間的地方

「論火器,或說工藝,我們必然是能夠勝過蒙古。」李瑕道,「我並未qiáng求。」

郝修陽道:「老道所言,正是此意,節帥的諸多辦法,老道會慢慢琢磨,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李節帥不可只指望著老道啊。」

「是,慢慢的,這方面會是我們的長板,我明白。我在想的,是如何補足我們的短板。」

「那便不歸老道cào心了,節帥自己想吧。」郝修陽撫須而笑。

李瑕也笑了笑,親手攙扶著郝修陽下山。

這日到巴山看過之後,他對自己的長板已有了解,也知道奢求不了更多了。

接下來,該考慮的便是另外幾方面了。

回到帥府已近傍晚,後宅有婢子過來告知李瑕他的妻妾正在包餃子,想讓他回來了便過去。

李瑕十分想去,qiáng壓著心中的動念,還是先到了前衙公房。

他推開書櫃,打開牆上的暗磚,從里面拿出關於此次謀關中的計劃。

這計劃是在返回漢中時訂制了大概方略。

如今歸來已有近二十日,結合敵我情報,勢必要開始修改、補足。

李瑕沒讓人過來,獨自磨著墨水,然後,提筆。

論勢,關中有忽必烈十余萬騎兵,而川蜀之宋軍能抽tiáo用來出擊的,不過數千人,平原作戰,無論如何都打不過。

且近來觀漢中兵勢,短期內無法提升。

但,敵人卻可以削弱。

六盤山猶有阿里不哥一系十余萬大軍。

劍拔弩張,求的便是兩虎相爭之際的一個機會

李瑕下筆如飛,許久之後,寫完,吹干了墨跡,重新收回那暗格當中。

推門出了公房,天sè已完全暗下來。

他抬頭看了一眼,觀察了前院的地勢,之後向後宅走去。

這帥府前衙占地廣闊,也走了不少工夫,再抬頭一看,前衙與後院之間隔著高高的牆,僅一扇小門進出。

眼中閃過思量,走進偏廳,只見四個妻妾正在那包餃子,韓巧兒與年兒臉上滿是面粉,顯然是打鬧過了。

因見李瑕終於回來,馬上便響起笑語。

李瑕與高明月對視一眼,笑了笑。

「對了,過完年,後宅這邊須多加些守衛」

轉眼便過了年節。

這一年,對大宋以及漠南蒙古都有不同往年的意義。

大宋這邊,因新皇登基,改年號為「咸定」。

因此,到了正月初一,秦嶺淮河以南,是大宋咸定元年。

而在北地,士紳百姓都對今歲的年號極為感懷。

這是他們的中統元年。

過往的二十六年,有的北人始終用著金國的年號,如「天興某某年」;大部分說是「窩闊台汗某某年」、「蒙哥汗某年」。

中統年就不同了,有了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