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反制(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949 字 2023-05-04

如今的潼關是唐時關城,座落在黃河邊。

關城南面是麒趾塬,是難以逾越的高塬,麒趾塬與西面的風翼塬之間有條禁溝。

為防止敵人由東面繞過麒趾塬,禁溝中有設十二連城,與潼關形成一整條防線。

故而說,潼關之險,一在禁溝、二在麒趾塬、三在金陡關、四在黃河

劉元禮由西面攻打,能夠卡斷潼關與十二連城之間的聯絡。

商挺再要運糧到十二連城中,只能由東面繞過麒趾塬,但道路難行,根本無力長期支援。

劉元禮只需等十二連城中兵糧告罄,占據禁溝,便可繞到潼關東面,封鎖關城東面道路,再等關城存糧告罄即可。

他不急。

暫時又不打河南,占據潼關是為了守關中,當然不急。

潼關本就是用來防備東面攻勢的,商挺退守潼關前,秋糧未收,又把大量的錢糧支援到北面,糧草並不充裕。

劉元禮這種穩扎穩打的戰略,基本沒有敗的可能。

這就是為何廉希憲伏兵於華山。

他並沒有太多選擇,厲害之處就在於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還制造出一個「看似」能殺李瑕的機會。

李瑕確實也親自來了,率五百人為劉元禮守後方。

到了八月初九,林子卻是匯報了一樁消息。

「大帥,我派人在附近打探過,發現廉希憲為了占據道觀與存糧,將華山上的道士全趕了下來,如今道士們都居在山下玉泉院」

「有蓮屏觀的女冠?」

「有!大帥要見見嗎?」

林子見李瑕點頭,揮了揮手,吩咐人去請。

之後,他又道:「我還問了幾名道人,說是敵兵有近四百人,帶了不少存糧,加上道觀的存糧,或能吃一年另外,我好不容易找樵夫打聽到華山不僅有一條道路上山,東面有棵蒼天巨樹,可攀上青龍背,直抵蒼龍嶺。」

李瑕表情愈發平靜,問道:「可靠嗎?」

「可靠,是否派哨探去望一望敵勢?」

「也好,但要小心。」

「是。」

到了下午,便有十余名蓮屏觀的女道人被帶到大營,畏畏縮縮的模樣。

李瑕出帳看了看,隨手指了其中一人。

「一個一個問話吧,你先進來。」

這一句話,她們卻已哭了出來。

「將軍求將軍不要貧道是出家人」

「並非你們想的那樣,我以大宋蜀帥之名起誓,確實只問幾句話」

整個下午,李瑕已將蓮屏觀的消息打聽清楚,十七名女道士,說的竟是大同小異,未有破綻。

「確有一位女居士帶著婢女,由商夫人送到蓮屏觀,說是貴人,想在華山暫居」

「聽商夫人稱她作侄女,觀主稱她為『張女郎』」

「大概是七月初吧,中元節?肯定是在中元節之前許多天」

「嗯,貧道確定是在中元節之前,該是七月初九」

「初九就上了山,那女居士雖是男裝打扮,樣子很漂亮,平素就住在小院里,由觀主親自看著,像是不讓她下山」

「官兵上了山,將我們趕下來,說是要打仗了,怕傷了無辜,那女居士依舊由觀主看管在蓮屏觀里」

「官兵為首者三絡長須,氣度不凡的樣子,聽人呼他叫『廉相』,貧道只知這些了」

一個個問過,李瑕又遣人將這些女道士送回去,眼神中偶有些懷疑,等待林子探來的消息。

次日下午。

林子再次匆匆趕來。

「大帥,派好手上山用望筒看了,蒙軍就埋伏在華山裕口處,四百余人。」

「知道了,蓮屏觀呢?」

「遠遠用望筒看了,觀外有人守著,看到一個女道士給幾個女子送了飯。」

「嗯。」

林子等了一會,不見李瑕有新的命令,不由道:「大帥,我有個想法。」

「說。」

「遣一支奇兵,由青龍背上山,救出張家女郎,再偷襲北峰,扼斷敵兵糧草如何?」

李瑕反問道:「你不覺得是廉希憲在竭力引我們上山?」

「應該不會。」林子道:「我們仔細審過那些道士、女冠,所說都不像作偽,張家女郎上山的時間也是在渭河一戰前,該不是廉希憲做偽。」

李瑕不答,只是踱了幾步。

林子又道:「何況,蒼龍嶺那個位置,沒有望筒是看不到裕口的。廉希憲並不知我們有望筒,不至於連這都算到。再說了,他也沒辦法料定大帥必能來,還會找到那些被趕下山的道士」

李瑕再問道:「你確定這不是計?」

「若是計謀,未免太jīng巧了,從大帥得到殘信,再到今日審問女冠,一步一步」

「不,廉希憲不需要一步一步都算到。他只要安排人來刺殺我,成則矣,不成則可等我擒到他的人,胡祗遹也好、耶律有尚也好,都能告訴我這些消息而我之所以來,也不僅是因為那些消息,還在於長安不穩、刺殺不斷,我須要盡快清除細作。廉希憲是用盡一切手段想設計我。」

「這」

李瑕卻又問道:「你今日探到的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

林子想了想,應道:「望筒所見,是真的。我們審的那些女冠,也是真的。」

李瑕想了想,道:「那好,派些好手到蓮屏觀把那女子救出。再安排三百勇士,趁夜悄悄繞到青龍背,之後」

夜深下來。

如今劉元禮已領兵至潼關關城下,又遣兵扼守禁溝,分取十二連城。

華山腳下這一座大營,已僅有李瑕的五百親衛駐守。

但在這一夜,營中雖還有五百人的樣子,其實已有三百人在入夜時悄悄出營。

蒙軍沒有望筒,顯然是望不到這一情形的。

大帳中,李瑕披著甲坐在那,將長槊架在膝上,閉目養神。

如林子所言,廉希憲不該能料算到他會奇兵偷襲華山。

找到道士審問、偷上青龍背、拿望筒望到裕口、決定出兵太多偶然性了。

「嗚!」

鏑聲起,有人襲營。

李瑕握住長槊,起身。

心里繼續想到,廉希憲這是把自己琢磨透了,哪怕有太多偶然性,最關鍵的一點在於這就是他李瑕的行事風格。

他李瑕以往喜歡用的那些招術,已經被北面這些敵人吃透了。

「那就打吧。」

李瑕嘟囔了一句,執槊出帳,翻身上馬。

「將士們!」

「在!」

一列列宋兵士卒已從營帳中竄出來,竟是個個披甲執銳,並未入睡。

「敵人果然襲營,隨我殺敵!」

「殺敵!」

營中宋軍僅有兩百人,此時尚未集結完畢,李瑕周圍僅有八十余人。

其中,有馬者不過三十余,是楊奔麾下jīng銳。

李瑕卻已驅動戰馬,向營寨處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