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弱主(2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635 字 2023-05-04

這夜,江春驅車往臨安城外走了一遭。

棚里,無家可歸又未能賣掉兒女的流民聚集在一處,麻木而沉默著。

能看到有鬼鬼祟祟的身影穿梭過人群,趁夜將一些容貌較好的小童帶走貧苦流民已沒什么別的東西可被偷的了。

欺凌總與貧苦長伴。

好在眼下只是十月,未入嚴冬,這些人還沒到最慘的時候。

臨安也不是最慘的地方,還有善人開棚濟粥,不至於每日死人。

江春沒有權力管這些,也救不了幾個人。

他又想到自己連在御前規勸官家以國事為重都做不到

「走吧。」

驢車掉了個頭,重新向城里行去。

還未到余杭門,卻有一童子上前,道:「車內可是江少卿,程相公有請。」

江春愣了愣,下了驢車,由對方引著,上了一輛寬敞而簡朴的馬車。

當年任縣令時,只覺宰執高不可攀,而今夜相見,江春只感覺到程元鳳的衰老與無力。

「右相竟也在此?」

「老夫時常會過來看看,以免身陷臨安繁華,忘了世情。」

程元鳳指著街邊的一間倉庫,又道:「那是百萬倉,在對街還有常平倉,糧食還有,但不多了,勉qiáng能救濟災民到明年。」

江春松了一口氣,道:「常平倉有糧,那就好。」

「可今歲不是災年。」程元鳳喃喃道:「流民如何來的?常年戰火連綿,軍需糜費,朝廷發會子與百姓和糴,會子不值錢,百姓吃不上飯,只好賣田賣地,二十余年下來,流民越來越多了埃」

「戰火已停息,為何今歲還是這般?」

「老夫沒能治理好埃先帝在時,朝局尚有平衡;大敵當前,群僚尚有心氣。如今這一口氣散了,經制日壞,權勢豪qiáng兼並之習愈烈。」

江春想到官家那樣子,便知如今朝廷內斗之烈,必是百倍不止於從前。

「右相當世名臣,必已盡心竭力,不宜妄自菲保」

「載陽今夜亦看到了,物價騰飛,黎民多難,國庫枯竭,君上無心國事大宋社稷,如患沉痾重疾。」

「是。」

「猶有賈似道空口救國,實妄自尊大,欲施猛葯,卻不知這一劑猛葯下去,則大宋必亡。」

江春不知程元鳳與自己說這些做什么,只能感受到包括牟子才在內的許多重臣,與賈似道政見不合。

「至於李瑕。」程元鳳緩緩道:「那四千萬貫,本以為他會用來使川蜀百姓休養生息,未曾想,卻是動兵隴西。載陽以為,他為何如此?」

「為收復舊山河。」

「若如此,甚好。老夫還擔心,他只看中個人之功勞,還有公心,那便好。」

江春道:「右相言重了,李節帥一心社稷。」

程元鳳撫須,緩緩道:「載陽知開禧北伐之舊事?」

「是。」

「知吳曦之叛?」

「是。」

「知李全之亂?」

「是。」

「知端平入洛?」

「是。」

程元鳳嘆道:「我大宋國力,已遠不如開禧、端平年間矣。此言,可有謬誤?」

「右相所言不假。」

「那,李瑕動兵隴西,與開禧北伐何異?招納劉黑馬,與招納李全何異?若起異心,與吳曦之叛何異?」

「這」

江春聽得明白,還知道,李瑕有沒有叛心已經不重要了。

就當今這個天子太懦弱無能了,就駕馭不了李瑕這般大將。

讓王堅鎮守隴西,說實話也不妥當。

「不必驚慌。」程元鳳擺手道:「老夫假設而已,收復隴西是好事,好事啊,若局勢再好一些,老夫也一定是漫卷詩書喜欲狂,可社稷穩固才是重中之重埃」

他已經看得很明白,李瑕絕不是什么忠臣良將。

狼子野心之輩。

但再開口還是很誠懇。

「眼下,社稷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兵戈既息,不如請非瑜再回朝任官,入樞密院、掌軍國機要,振興社稷,如何?」

江春一愣,不敢相信程元鳳竟有意讓李瑕入樞密院。

大宋有始以來,就未曾有過如此年輕的宰執。

「這我作不了李節帥的主」

「載陽可致書非瑜,請非瑜信老夫,只需群臣協力、天子聖明,必可扭轉大宋國勢。」

「可李節帥若是不」

程元鳳撫須笑笑,道:「官家已答應了,因重視非瑜,方先詢問他的意見,樞密院諸相公已擬好奏章,tiáo川蜀各路安撫使回朝施展才干」

江春更多感受到的還是程元鳳的誠懇。

也知社稷確實經不起大亂了,猶豫片刻,他點了點頭。

「如此,便依右相安排」

信使沿長江而上,拐入漢江一個月後,一封急信遞到了李瑕手中。

「楊公也看看吧。」

楊果看後,將信紙又遞回李瑕案上,苦笑道:「又是這伎倆?」

「是啊,還是這伎倆。但這次,我沒有三策,只有三個字回應。」

李瑕隨手將那信揉成一團丟了。

「我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