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邀約(2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675 字 2023-05-04

「……」

李瑕聽完了這些情況,轉過頭下意識地想問廉希憲,卻只看到了吳澤。

廉希憲這次沒有隨軍出征,而是留在了天池營地,既是准備忽里勒台大會,也是保證高昌不亂,隨時能接應李瑕。

姜飯已經又趕回關中,把李瑕的命令帶回去。

唯有吳澤是個文官,倒也不急著回去,李瑕索性就留他在身邊歷練。

「兌夫,對這一仗怎么看?」

吳澤吳兌夫一被問到,不由jīng神一振。

隨軍參謀畢竟是很讓人興奮的一件事,讓他差點忘了自己是受諸公耳提面命,來勸秦王早歸的。

「回王上,臣以為兩支蒙虜自相殘殺,孰勝孰敗皆可喜。」

話到這里,吳澤在地圖上點了點,又道:「海都此人,絕不一般。得玉龍答失消息,當即提兵而來,可謂眼光卓絕、雷厲風行。初戰得勝,銳氣已起,想必接下來漠北諸王烏合之眾,輕而易舉……」

李瑕搖了搖頭,顯然有不同看法。

「你說漠北諸王是烏合之眾,卻忘了當年蒙古便是憑這些人開疆擴土。」

「臣聽西域戰報,認為這些蒙軍並不qiáng勢。」

「牧民的戰力其實一直都差不多,區別在於統帥。鐵木真能團結蒙古諸部,使其趨利而戰,故而人人振奮,無往不勝。如今蒙古諸王沉溺酒sè,自是兵無戰心。但倘若有個合格的統帥,能提振士氣,那這些蒙卒的騎術在、箭術在,這支兵馬依然能戰,畢竟是十萬人。」

吳澤道:「但諸王大軍不太可能出這樣一名統帥,何況還有王上與海都兩面夾擊,故而臣以為耶律鑄必敗。」

李瑕忽轉頭看了一眼,看向了兀魯忽乃的營地。

盟友就只是盟友而已……他再次提醒自己。

「夾擊?我為何要幫海都?」

「王上與海都有共同的敵人。」

李瑕輕笑了一下,拍了拍吳澤的肩,道:「你剛來西域還不習慣,這里到處都是野獸,野獸是不會講規則、講感激的……只看實力。」

他分析著這些局勢,走到河邊捧起冰涼的河水洗了把臉,試圖讓腦子能更清醒一些。

其實李瑕也不能確定這些判斷是不是對的。

牽涉的勢力越多,火候就越難把握。

總之,他來這片草地是想當野獸之王,而不能當一個看到敵人的敵人就熱情地沖上去的傻白甜……

~~

傍晚,石河子戰場。

初戰以海都的勝利告了一段落。

拖雷家族的兵馬沒能守住河東岸,連退了五里,給了海都從容過河的機會,更關鍵的是,一戰打出了威風,鎮懾住了漠北諸王。

海都把他們稱為「拖雷家族的兵馬」,也只有最了解蒙古的他,才能有這樣准確的劃分。

他很清楚漠北諸王支持阿里不哥也好、忽必烈也罷,不會輕易再轉向窩闊台家族。因為對窩闊台家族有好感的早被蒙哥處理了一遍了。

必須用一場場勝利來立威。

海都今日已發現了李瑕的探馬在戰場附近徘回,甚至一度奔到了戰場的一箭之地外。

再根據一些俘虜的供述,他已能推測出別失八里發生了什么。

合丹已死,耶律鑄都與李瑕對峙了幾天,沒交手就跑,顯然是怕了。

由此可見,李瑕兵鋒頗盛,這次能派探馬過來,必然是要追著耶律鑄。

正好夾擊了拖雷家族的兵馬,召開忽里勒台大會……

想到這里,海都微微眯了眯眼,思忖著若幾方會盟,該如何成為盟主,並獲得最大的利益,比如可以先與李瑕瓜分察合台汗國。

「李瑕能夠嚇退耶律鑄,可見實力確實是不弱……該讓他來打幾場硬仗。」

想到這里,海都招過一名心腹,命其以漢文修書一封,蓋上了自己的大印,連夜派快馬送往東面。

他雖然從未去過中原,久居於西域之外,但卻不像阿里不哥那樣排斥漢法。他認為只要能成事,手段並不重要。

……

次日,戰鼓再次響起,海都開始命麾下戰士繼續渡過瑪納斯河與耶律鑄決戰。

他很警惕,未慮勝而先慮敗,一夜之間已在瑪納斯河上用羊皮筏子搭起了浮橋,防止被敵軍半渡而擊。

往東而去的信使還沒有回來。

但不要緊,漠北諸王戰心渙散,海都的策略是繼續bī退他們,直到讓他們遇到迎頭趕上來的宋人軍隊……

這日的戰斗,海都顯得比昨日還要謹慎認真。

他不僅要擊敗耶律鑄,還要利用此事來削弱李瑕。

既要讓李瑕實力受損從而在會盟時處於被動,又不能太過,還要保留其一部分實力合力對付忽必烈。

這個火候很難把握……

當海都正思考著這些,前方的戰場上雙方的兵士已然交鋒。

突然,海都抬起頭望去,感到有些事與自己想得不一樣。

隱隱地,他聽到敵方有人在喊。

「海押立的封地……」

「勇士們!打贏了這一仗,大汗會把窩闊台家族的領地全封給我們……」

「……」

同樣的兵馬,昨日與今日爆發出的氣勢完全不同。

海都突然意識到,敵方統帥是故意引他過河的。

這種冒險的打法根本不像是耶律鑄的風格。

連敵方統帥都弄錯了,這一仗還能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