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壯行(1 / 2)

終宋 怪誕的表哥 1434 字 2023-05-04

十一月初一,臨安,候cháo門碼頭。

鼓樂聲中,一桿「大宋平章軍國事」的大旗在船頭招展。

披甲的士卒列隊登上戰船,腳步聲齊整,配著錢塘江的浪cháo聲,頗顯壯闊。

岸邊的百官已然在列隊恭侯,紅紅綠綠的官袍皆有,場面熱鬧。

時辰還早,交頭接耳說話的官員也不在少數。

「平章公怎還不來?這萬一耽誤了時辰。」

「噓,你知道什么?今日官家是要來為平章公送行的。宮城那邊官家的御轎還未起行,平章公若來得太早,豈不成了官家故意讓他久候。」

有官員拿袖子捂了臉,低聲道:「可平章公未至,官家只怕也不好起駕吧?萬一官家到了平章公還未到……」

這話說出來或者是為了玩笑,旁人卻不敢這樣跟著tiáo侃,個個都不笑。轉而說起別的話題。

「此去川蜀,也不知要經歷多少顛簸。」

「也只有臨安的青石板路平坦,坐馬車也不顛簸,天下別處又哪里還有?」

「故而只好乘轎出行,蜀地人多坐步輦。」

「當年趕考,五臟六腑都要被顛出來,到了臨安,便再也不願返鄉了。」

「是啊,天下間便沒有比臨安更好之處……」

陳宜中聽著身後這些官員的議論,心中微哂,暗道這些官員真是沒吃過苦。

雖然同樣是出身官宦人家,他卻與他們不同,少年時他父親因收受賄賂而被罷官入獄,他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貧苦生活。

後來他娶了一家商賈之女,才得以繼續讀書,進入太學。誰曾想又因彈劾丁大全而被流放。

這番經歷,使得他很快能從一眾未經風雨的同年之中脫穎而出,得到了賈似道的看重。

陳宜中是溫州永嘉人,骨子里就有溫州人的吃苦耐勞、敢為人先、能屈能伸。

吃苦耐勞所以能在家道中落後入仕為官,敢為人先所以伏闕上書彈劾丁大全,能屈能伸所以肯投靠官聲越來越差的賈似道。

此時陳宜中目光看去,見到有風頭吹來,戰船搖搖晃晃,架在甲板與碼頭之間的跳板掉入了錢塘江中。

等了一會,沒見到有人重新拿跳板來,陳宜中想了想,便走了過去。

守在船邊的是賈似道身邊的一名親兵校將,彼此也是相熟的,他遂提醒道:「吳將軍,跳板。」

吳載一步就從船上邁上了碼頭,笑道:「陳御史你看,這才不到半步寬的,哪用跳板。」

「再鋪一塊吧。」

「不用,不用,平章公當年在京湖隨孟少保殺敵時什么刀山火海沒趟過,這小小一步還能摔了不成?」

陳宜中上前一步,耳語道:「你看有多少人在看著,這一步,平章公若有些許踉蹌,你我擔得起嗎。」

吳載一愣,轉頭看了看遠處的人山人海,心頭忽然不安起來。

「我這就去加一塊跳板。」

他重新邁回甲板上,雖然還是穩穩當當,卻已明白,如果賈平章真在這里有個踉蹌,對其威望都是不小的打擊。

就是在此時,賈似道已身披戎裝,抵達了碼頭。

官家的儀駕也馬上就到了……

~~

賈似道不是故意來得晚。

鄂州一戰後,他回朝已將近六年,今日披上盔甲才發現髀肉復生,原來的盔甲已穿不下了。

如果只看鏡子,他原本還以為自己瘦了。

讓人重新改了盔甲再出門,若是再晚些,只怕還得讓趙禥再等等他。

「願平章公大破蒙元胡虜,凱旋歸來……」

一名名官員趕上來寒暄,賈似道只是澹澹地點頭。

他這次親自掛帥出征,名義上並非是要去討伐李瑕,而是抗元。

雖說與元廷有來往、有合作,那是私下里的。

私下里他賈似道敢欺騙忽必烈、扣下使者郝經,也能放了郝經、與忽必烈談合作。沒擺上台面,終究是不失大義。

這些肯定不能攤開了說,會涼了這些年前仆後繼抗虜的志士們的心。

近一個多月以來,一直有戰報傳來,朝廷分封在關中的秦王李瑕死了,元軍再次南侵。

大柱傾倒,西南半壁及及可危,朝廷必然要派出一個能替代秦王的統帥,率領川蜀軍民繼續抗擊外虜。

不論是出於大義,還是迫於形勢,川地文武將領聽命於賈平章公,是理所當然之事。

如果有人還不聽命,那只能說是勾結了元蒙,平叛便是。

比如呂文德已領兵出征了。

之所以能出兵這么快……其實不快了,從五月時初次懷疑李瑕不在長安,至今已是十一月,過去了半年時間。

之所以這次堅決出兵,因為已經錯失過一次收回藩鎮之權的機會。

去年蒙軍勐攻關中之際,朝廷不僅沒有果斷派軍進入川蜀,反而還幫助了李瑕抵御。其後李瑕自立稱王,滿朝上下深憾養虎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