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新的同盟(2 / 2)

可是……

忽然之間,柳俊想明白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武秋寒tiáo任大寧市或許不可能,如果tiáo任n省卻是大有可能!

現任n省人民政府省長張光明同志,就是一年多前從d省常務副省長的位置上tiáo過去的。只不知武秋寒與張光明關系如何。貌似兩人之間,也不會有太多工作上的往來。畢竟張光明在d省的時候,是主抓經濟建設的常務副省長,與武秋寒這個省城的政法委書記,工作范圍沒有太多重合之處。

自然,這只是台面上的東西。

私下里,誰知道他們有何種交情。

上次柳俊與嚴玉成柳晉才密室商談的時候,就打算在省公安廳長這個位置上好好做一篇文章,把這個重要的職務交給張光明去安排,既牽制了新任省政法委書記的胡為民,又不讓上層對廖系過於忌憚。扶持起一個可以與胡為民等人分庭抗禮的「張派」,對廖慶開也不是沒有益處。身為省委書記,自然要牢牢掌控一省局勢。然則怎么個掌控法,也是很有講究的。

「一言堂」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種,也是最容易惹怨的一種。尤其對於廖慶開這樣一個「本地派」書記,很容易引起上層的不安。

不管承不承認,高層和地方的所謂「博弈」一直都是存在的。

在柳俊的記憶之中,上輩子關於一個稅制改革的問題,也就是國家稅和地方稅的分流,是在九十年代中後期推行的,著名的「鐵腕總理」親自下到地方,硬是一個省一個省的談過去,費了許多chún舌,才算是做通了各封疆大吏的工作,成功改革,將財政命脈牢牢掌控在中央,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中央向地方借錢的境況。

這其中,自然不是談大勢講道理那么簡單,一定還涉及到許多的「條件交換」。也就是從那以後,高層才下定決心加大干部交流的范圍和深度,避免再次形成「本地派」坐大的現象。

廖慶開具備了在n省搞「一言堂」的條件,只要他想,就能做得到。n省省委十三個常委,嚴玉成、柳晉才、葉春林,加省委組織部長、省委秘書長,再加上廖慶開自己,就已經牢牢掌握了六票,接近半數了。以省委書記之尊,爭取一兩張游離票,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問題在於,廖慶開自己不想這么做。

他馬上就要退二線的人,要為後來者鋪一條寬敞的大道。不要因為自己圖一時暢快,結怨太深,導致在他退二線之後,高層對廖系人馬進行打壓,那便得不償失。

廖慶開久居高位,絕非那種目光短淺的平庸之輩,深知過剛易折的道理,只有後繼有人,才能長盛不衰。

不搞「一言堂」,那么利用省委書記的超然地位,居中協tiáo,也是很好掌控大局的一個好辦法。廖慶開眼下,就用的這個辦法。

便是在廖系內部,廖慶開也是這么擺布的。嚴柳和組織部長比較靠攏,葉春林與省委秘書長走得較近。嚴格來說,廖系內部,也分為這么兩個松散的小圈子。廖系之外,胡為民一系,而張光明身為省長,自也要有一定的言語空間。

這個還不僅僅是張光明自己的事情,也是廖慶開必須要保證的。

這么說吧,上層將張光明安排到了n省,就有「托付」給你廖慶開的意思。廖慶開若氣量狹小,不能容人,那么高層可能tiáo走張光明,另外再給派一個省長過來。還不行,那就再派一個。總之,這個省長位置不可能落在廖系的頭上。而你廖慶開也不可能將所有省長都擠走。

給予自己的搭檔一定的空間,是政治平衡的需要。省委班子各系相互制衡,誰也不能獨大,廖慶開便能穩坐釣魚台,不必擔心局面失控。

因而嚴玉成提出省公安廳的廳長交給張省長去安排,獲得了廖慶開的首肯。

莫非,張光明要tiáo武秋寒去n省擔任公安廳長?

柳俊腦海里一冒出這個念頭,再聯系起眼前這次有點出乎意料的「接見」,前後一對應,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柳俊對張光明所在派系高層的情況,不是十分清楚,不知道武老爺子是否就是這個派系中的人物。不過料必張光明要tiáo武秋寒過去的話,一定是有原因的。

具體到武秋寒本人,南方市政法委書記是正廳,n省公安廳長也是正廳,但分量不同。毫無疑問,省廳廳長比市局局長要高一個層級,上升的空間也更大。最起碼,張光明下一步就可以安排武秋寒進入省政府黨組,級別上到副部。日後胡為民若有異動,省政法委書記的位置也是很有希望爭奪的。

想通了這一點,柳俊心里便有了完整的應對計劃了。

「武叔叔所言極是。」

柳俊笑著再給武秋寒續上茶水。

「武叔叔今天若是有空,我今天不妨給您說說我爸和嚴伯伯的一些趣聞軼事吧。」

武秋寒聞言微微一驚。

他請柳俊來,原本只是想要表明一種親近的態度,以便tiáo任n省之後,能和嚴玉成柳晉才等人搞好關系,實沒指望在這個年輕小伙子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訊息。

盡管他也知道柳俊非比尋常大學生,能夠上得了何長征的台盤,豈是一般?但若說能夠了解一省最高層級的大勢,未免玩笑了。

「好,你說,我聽著。」

武秋寒抱著「姑妄聽之」的態度。

於是柳俊一邊泡茶一邊開始閑聊似的談起了嚴柳的仕途升遷之路。自然,只是一個基本的lún廓,不可能十分具體,但是每次轉折的關鍵點,都交代得很清楚,而對於嚴柳與廖慶開、周先生的關系,也並沒有刻意隱瞞。

武秋寒臉上一直掛著微笑,不時點點頭。

倒不是說柳俊講的這些內容有值得他發笑的地方,他這是保持禮貌。柳俊雖是晚輩,但談的卻是嚴玉成柳晉才兩位副省部級大員的事情,這個卻是一定要表示出尊重來的。

世家風范,自非尋常。

「其實就我個人認為,張省長是個非常崇尚實干jīng神的領導,主政n省之後,風評甚佳。如果武叔叔過去擔任省廳廳長,全省的治安形勢,一定能得到一個根本的好轉。」

漸漸談到省里局勢的時候,柳俊平平淡淡的隨口說道。

武秋寒一直微微低垂的眼瞼猛地揚了起來,眼里露出極度震驚的神sè。

他可是沒有透露過一星半點要tiáo任n省的意思,這小子,是怎么知道的?貌似張光明絕不可能泄露給別人知道。

柳俊微微一笑,再一次給武秋寒的杯子里續滿茶水。

「我很快就畢業了,畢業之後,打算回n省工作。到時候,還要請武叔叔多多指點開導!」

武秋寒的震驚,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隨即便恢復了平靜,眼里露出極其欣賞的神sè,微笑點頭。

「只要你肯問,我就肯教!」

柳俊笑了笑,知道武秋寒已經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盡管你是張光明的嫡系,但與嚴柳之間,完全有合作的余地。若有不方便的時候,在下柳俊便是這個溝通的橋梁。

而武秋寒最後這句話,也等於明白無誤表明了態度。

能夠與嚴柳和平共處,料必也是張光明樂意見到的結果。